我在秦朝当神棍 - 第三百二十四章 会稽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双佘县令好说歹说,生拉硬拽,把项羽一行人请到了城中。
    项羽身边的老者低声说:“小将军,这县令,恐怕没安好心啊。”
    项羽微微一愣:“怎么?我们有五百人马,个个以一当十,他还敢轻举妄动不成?”
    老者说:“动武,他应该不至于。我只怕,他会暗中调查我们。万一查出什么端倪来。会对我们不利。”
    项羽笑道:“无妨,伯父早就安排好了。你以为楚余这名号,是随便起的吗?昔日确实有一位姓楚的将军,跟随我祖上南征北战。大楚灭亡之后,他也一直奉我项氏为主。我这楚余的名号,就挂在他们家族谱上了。这县令喜欢查,那就让他查去。”
    老者听了这话,放心的点了点头。
    楚地一直不安宁,朝廷在这里的统治最为薄弱,很多地方都是一本烂帐,县令想要查出什么来,肯定阻力重重。
    一行人到了城中之后,县令大摆宴席,一副很热络的样子。在席间,县令也曾经旁敲侧击,询问项羽的来历,项羽按照项梁提前吩咐好的,一一说了。
    县令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向侍奉在旁边的心腹使了个眼色,那人迅速的跑走了,估计是去查证了。
    县令喝了一杯酒,然后向项羽说道:“小英雄啊,你除暴安良,我实在是佩服至极啊。不过……你也知道,私藏兵器,这种事可是不得了啊。”
    项羽马上说道:“我那些人所用的兵器,都是从盗贼手中夺来的。”
    县令沉默了两秒钟,然后说道:“这盗贼,又怎么有兵刃呢?陛下早就收天下之兵,铸为金人了。”
    项羽淡淡的说道:“那在下就不知道了。或许他们是用锄头打成的,或许从官兵手中抢去的。大人想要知道,得去问盗贼,不应该问在下啊。”
    县令呵呵笑了一声:“小英雄带着五百人风驰电掣,所过之处,从来没有留下活口,本官就算是想问,也问不出来啊。”
    项羽微微一笑,说道:“那是在下错了,我等向大人赔个不是。下一次,争取笨手笨脚,留下活口。”
    县令微微皱了皱眉头,这项羽年纪不大,说话带刺啊。
    他捋了捋胡须,说道:“不说兵刃的事,单单是小英雄手下的人马。五百人,也算是一直不小的力量了。这恐怕会让有心人不舒服啊。”
    项羽纳闷的问道:“有心人?”
    县令低声说:“老夫自然是信得过小英雄的,可是别人呢?你带着这五百人,东征西讨,他们会怎么想?万一觉得你有不臣之心,这恐怕会惹出乱子来啊。”
    项羽说道:“我楚氏,有十几个家人被盗贼所杀。我聚集起全族的男人来,四处杀盗贼,目的只是报仇而已。”
    县令语重心长的说道:“报仇,自然有朝廷,有本官。你岂能私自报仇?”
    项羽呵呵笑了一声:“若靠朝廷能报仇,在下又何必出生入死呢?”
    县令有点不快,感觉这小子年纪不大,说起话来很扎心啊。
    楚地不太平,朝廷政令,出了城就没人遵守了。那些高门大户,往往养着一些子弟,作为防御,守卫宅院、村落,这些他是知道的。
    防备盗贼嘛,可以理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可是像项羽这样,主动找盗贼的麻烦,这还是绝无仅有的。
    县令淡淡的说道:“小英雄,你杀了不少盗贼,劳苦功高,本官记你一功。可是你带着五百人这样招摇过市,可就有过了。听本官一句劝,将着五百人遣散回乡,如何?”
    项羽很痛快的答应了。
    他之所以答应的这么痛快,是因为根本就没打算遵守。在他看来,这些秦人县令,不过是嬴氏的走狗罢了。
    如今咸阳城没有乱,所以他不会跟这些走狗翻脸。只要天下有变,第一个要杀的就是这些人。所以项羽从内心深处,是很看不起这些人的。
    他现在答应下来了,可只要出了城,照样该干嘛干嘛。县令有本事就去楚氏那里兴师问罪。那里可是项梁的大本营,自然有办法把楚氏保下来。
    项羽正美美的想到这里,忽然有个衙役急匆匆地跑进来,在县令耳边耳语了几句。
    县令听了之后,挑了挑眉毛,说道:“好啊,快把他请进来吧。”
    县令朝项羽笑了笑,说道:“小英雄,你的义举,已经不少人都知道了啊。如今有一位大商贾,想要来谢谢你。”
    时间不长,有个肥头大耳的人,捧着一只精致的盒子走上来了。
    他先向县令行了一礼,然后打开盒子,露出里面的十二颗夜明珠来。
    这夜明珠分成两份,一份给了县令,一份给了项羽。
    礼多人不怪,项羽和县令都眉开眼笑,宴会上的气氛很轻松也很愉快。
    那商贾一脸感慨的对项羽说道:“小人一直往来于会稽与咸阳,贩卖货物,养家糊口。可最近,楚地的盗贼越来越多,路途艰难,危险的很啊。每一趟远行,小人都胆战心惊,生怕什么时候就丢了性命。”
    “可是这几日,楚地忽然有了个叫楚余的小将军,杀的那些盗贼闻风丧胆,如今路面上太平多了,小人真是感激不尽呐。”
    商贾说的情真意切,项羽听得连连点头,有些得意。
    忽然,他看了看商贾的脸,有些疑惑的问道:“你有些面熟。”
    商贾马上说道:“小英雄贵人多忘事,不久前,咱们还见过一面呢。那时候我贩卖珍宝,恰好去过小将军府上一趟。只是那时候小人没和小英雄说话而已。”
    项羽心中一惊:“这人去过我府上?那他就知道我是项氏了?”
    想到这里,项羽不由自主的去摸腰间的宝剑,整个人都变得杀气腾腾的。
    商贾似乎感觉到了项羽的杀气。他微微一笑,说道:“小英雄,你不认得我了?”
    项羽很冷淡的说道:“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商贾说道:“小人姓王,叫王甲。”
    这个名字,顿时让项羽打了个激灵:这不是王恒府上的管家吗?
    王甲笑眯眯的说:“小人祖上是咸阳人士,小英雄可想起来了?”
    项羽仔细一看,顿时恍然大悟,没错,这人就是王甲,就是王氏府上的管家。王恒曾经带着他来找项梁。几个人议事的时候,项羽见过一次。
    县令在旁边笑眯眯的说道:“原来是故交啊,那更应该痛饮一杯了。”
    王甲不敢落座,就站着喝了一杯,然后笑眯眯的对项羽说道:“小英雄打击盗贼,咱们是万分钦佩的。不过小人也知道,朝廷不许百姓擅自动刀兵。因此……小人劝小英雄把人带回去。那些盗贼,自然有人收拾。”
    县令在旁边听得连连点头:“不错,不错,本官也是这么想的。楚地,地广人稀,确实乱了一些,可是小英雄你妄动刀兵,那不是害了自己吗?”
    项羽心里有些发堵,但是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沉默的喝了一口酒。
    宴饮结束之后,项羽乖乖的把兵刃交给了县令,然后带着五百人,飞奔回会稽。
    那五百人按照计划,去了楚氏家中。而项羽则偷偷的回到了项氏大宅。
    他第一时间见到了项梁。
    项梁看到项羽之后,有点意外,问道:“为何这么早就回来了?”
    项羽说道:“有意外。”
    项梁神色一紧:“什么意外?”
    项羽把那枚勋章拿出来了。
    项梁看了看,冷笑了一声:“这算什么?不过是槐谷子的把戏罢了。咱们楚人,个个是忠贞之士,这点东西,收买不了人心。”
    项羽说道:“除此之外,我见到王甲了。”
    项梁心不在焉的问道:“哪个王甲?”
    项羽说道:“王氏,王翦与王恒家中的管家,王甲。”
    项梁一听这话,顿时就站起来了:“你在何处见到他的?”
    项羽说道:“就在双佘城,县令的府衙之中。此人还把我给认出来了。”
    项梁眼睛瞪得老大:“他……与双佘县令什么关系?”
    项羽说道:“据我观察,二人并无关系。不过王甲去双佘县,定然是冲着我们来的。”
    随后,项羽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项梁听完之后,冷笑了一声:“这是王氏在催促我们起兵啊。外面那些盗贼,个个打着我们的旗号,八成就是王氏在捣鬼。而我们剿灭盗贼,王氏坐不住了。”
    “他们把王甲派来,是为了威胁我们。如果我们再不起兵,他们可能要来个鱼死网破,把我们捅出去了。王氏,知道我们一些底细啊,即便我们能安然离开,实力也要受些损失。”
    项羽问道:“把我们说出去,他王氏不会受到牵连吗?”
    项梁缓缓地摇了摇头:“很难,王恒此人,年纪不大,却十分狡猾。他虽然送我们不少金银钱粮,但是全都是秘密送来的,而且用的是商贾的身份。即便要查,也无从查起。”
    “更何况,普天之下,谁人不知,我们项氏与王氏有血海深仇。我们说收到了王氏的资助,嬴政不会信的,反而以为我们在用反间计。到那时候,适得其反,倒是会让他更加信任王氏。”
    项羽问道:“那我等该当如何?”
    项梁长舒了一口气:“罢了,我们也准备了这么久了,该起兵了。”
    项羽眉头紧皱:“此时起兵,是不是仓促了一些?胜算几何?”
    项梁呵呵一笑:“仓促,确实仓促了一些。不过也足以起兵了。关键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想不到,我项氏起兵,竟然是被王氏逼迫来的。真是官逼民反啊。”
    项羽看着几案上的勋章,听着项梁的话,越发觉得这世上的事太古怪了。
    …………
    咸阳城。公子高正躲在房中。嚎啕大哭。
    他的师父申纶跪坐在旁边,一脸无奈的看着他。
    申纶信奉法家,可惜崇尚的是权谋之术,和李斯那一套不是一回事。所以在朝中也没什么根基,最后勉强做了公子高的师父。
    申纶这人,不算是朝中重臣,也不算是末流。整天不显山不露水的,属于很没有存在感的那一批人。
    只是没想到,这一次陛下封王,居然让他有了存在感。
    公子高,被封为会稽王。而作为公子高的师父,申纶也要一同前往,任王国丞相。
    楚地,不太平啊,会稽,尤其的不太平啊。
    多少楚国豪强盘踞在那里,蠢蠢欲动。更何况数月之前,王恒曾经说,楚人有叛乱的迹象。
    这要是真的跟着公子高去了会稽,那还能回得来吗?
    这时候,公子高满脸泪痕的抬起头来,看着申纶:“师父,为之奈何啊。”
    公子高也不想去。今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早知如此,就不该生在帝王家。
    申纶自己也害怕,但是还得硬着头皮安慰公子高:“公子放心,陛下既然将公子封到会稽,就一定会妥善保护公子,绝对不会有危险的。若公子身死,朝廷颜面何存?放心吧。”
    公子高倒是很听劝,哭声渐渐的小了。不过他还是抽噎着说道:“然而,我还是担忧的很。”
    申纶在屋子里面来回踱步,良久之后,他忽然说道:“公子,我倒想起一个人来,我们与他交好,或许能有所助益。”
    公子高问道:“是谁?”
    申纶说道:“谪仙,槐谷子。”
    公子高一听这话,连忙摇头:“人人都说,谪仙厚颜无耻。凡是正人君子,都在躲着他。”
    申纶说道:“公子有所不知。如今博士淳于越,丞相王绾,廷尉李斯,内史赵腾,都做了槐谷子的至交好友。”
    公子高眼睛瞪得老大:“哎呀,如此说来,满朝文武,都是槐谷子的人了?”
    申纶干咳了一声:“当然,这其中有真有假。有的是假意交好,有的是以讹传讹,真假难辨,混乱的很。不过这其中必定有真的。总之,朝中的那些正人君子,也不介意与谪仙结交。”
    公子高点了点头,又问:“我们为何要与谪仙结交?”
    申纶说道:“公子忘了?谪仙,是从楚地来的啊。公子要做会稽王了,若能得到谪仙的帮助,以他的才智,定然一帆风顺啊。“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