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 217.第217章 群臣刁难
第217章 群臣刁难
太子朱标穿着一袭蟒袍进入到大殿之上。
“朝廷上的事情本宫听说了,本宫倒是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文书,值得你们如此闹!”
“小德子,去将那文书给本宫拿过来!”
陪在太子朱标身边的太监,走了过去将朱雄英书桌上的文书给拿了过来。
户部侍郎郭桓等人眼前一亮。
果然是一个好机会。
本来还想着用什么样的办法逼朱雄英将上面的内容公布,没想到这一个关键的时候,太子殿下竟然来了。
太子殿下虽然不经常出现在朝堂之上,但是没有人会怀疑太子朱标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
若是太子殿下知道这件事情就有意思多了。
太子朱标看着上面的内容,脸色极为难看。
“山西和河南布政使司的粮食突然着火,巡粮官全部遇刺身亡,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朝中的一些大臣听到这个消息大为惊讶,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山西和河南两地所存储的粮食是除了江南之地最多的。
要是这两个地方的粮食出了问题,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影响。
而那些巡粮官更是如此,粮食出现问题不应该是这些人的责任。
只可惜这些人没有一个活着的全部都死了,最终留下来的结果只能是死无对证。
郭桓听到这些心里松了一口气,不愧是自己亲自训练出来的人手,果然对自己忠心耿耿。
如今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太孙殿下可麻烦了。
“殿下,我猜这件事情应该是北元的人做的,他们一直都对我大明虎视眈眈,如今竟然是他们将各个粮仓里的粮食给烧毁!”
随后他将目光看向坐在最上面的太孙朱雄英。
“我们早就劝过太孙殿下不要和北元鞑子合作,这些人狼子野心,一直想要对我大明不利,自然他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杨思义等朝中重臣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
户部侍郎郭桓的这一番话直接将矛头指向了朱雄英。认为这件事情是朱雄英引狼入室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这下可麻烦了。
朱雄英虽然是监国太孙,拥有着极大的权力,但是毕竟不是皇帝。
如果朱雄英和北元的人有勾结的事情被坐实了,恐怕朱雄英就彻底地废了。
杨思义直接站了出来说。
“太子殿下,这件事情的结果究竟是什么?还有待考证,希望太子殿下能派人调查一番再做定夺!”
“太孙殿下杀了北元许多的贵族,元人对他恨之入骨!”
“我相信太孙殿下不会做这种仇者快,亲者痛的事情!”
这时,户部侍郎郭桓阴阳怪气地说道。
“尚书大人,这话可就不太对了吧,朱雄英可是当着朝廷百官和一众使者的面和齐王扩廓的使者交谈!”
“至于他们谈论的什么事情,我们并不清楚,说不定就是对我大明不利的事情!”
“更何况,如今嫁给秦王的秦王妃是扩廓帖木儿的妹妹敏敏帖木儿!”
“据说这个圣旨还是太孙殿下向陛下求的,种种迹象表明,这件事情和太孙殿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太子殿下,我等恭请太子殿下监国,废弃太孙殿下监国的权力,由我等调查清楚之后再做定夺!”朝中的大臣也明白了户部侍郎郭桓的意思,他们想要趁机夺权。
太孙朱雄英做事不留任何情面,如今更是将这粮仓的事情给捅了出来,这个事情一个处理不好,必然会使整个大明官场出现动荡。
相比较和朱元璋同样性格的朱雄英,他们更倾向于有儒家弟子风范的太子朱标。
至少太子朱标掌管朝堂权力的时候,未必还会继续追查这件事情。
反正粮食都已经全部烧了,巡粮官也没有一个活着的。
到时候该怎么说,还不是任由他们做主。
这时太孙朱雄英看着郭桓说道。
“郭大人,你身为户部侍郎,这些官员或多或少都和你有一些关系,就算是北元人干的,他们又怎么可能如此精确地得知粮食时的情况,而且还能避开探查的士兵!”
“除非是有人对这些地方极为精通!”
郭桓毫不客气地说道。
“那也未必,有些人有这一个权利,如果利用职权暗中调查的话,倒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
“更何况因为太孙殿下昨天的命令,山西和河南两地的粮仓已经着手准备,这么大的动作,竟然会让我大明的粮仓位置暴露在这些人眼前,出现这样的结果也不是偶然!”
朝中大臣纷纷点了点头,看着朱雄英怒目而视。
郭桓心中极为满意。
监国之权又能怎样?
少年老成的太孙又能怎样?
最终还不都是败在了自己手底下。
杨思义和太孙朱雄英两人走得极近,说不定趁着机会可以将这两人全部都搞下去。
自己就可以上升到户部尚书的位置。
现在虽说朝廷的权力在内阁,但实权还是在六部。
只要掌握了户部,掌握了天下钱粮,到时候想要干什么事情,还不是轻而易举。
这时太孙朱雄英,大声喊道。
“来人呢,将郭桓一干人等打入大牢!”
很快从外面出现一群穿着飞鱼服的人,直接将郭桓等人抓住了。
郭桓等人,满脸不可思议,朱雄英这么做和造反有何区别?“太孙殿下,我们可都是朝中重臣,而且并没有犯什么错误,伱凭什么要抓我们,你这是在造反!”
“太子殿下,你可一定要管一管太孙殿下,臣等冤枉啊!”
朝中的大臣哀声一片,一些中立的大臣看到这种情况也有一些不忍心。
抓人倒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可是就算是朝廷抓人也应该有理有据,这些大臣并未犯什么错误。
若是贸然将他们抓起来,恐怕会引起民愤。
这时御史台的一名官员站了出来。
“殿下,如今各地粮食的问题皆是因为太孙殿下下命令不合时宜,和诸位大人无关,白请放了诸位大人!”
很快又有一些官员站了出来。
只见这时一个老臣慢悠悠地从人群当中走了出来。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