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975章 城去人空有孤军
派兵攻打鸦鹘关其实只是莲大可汗临时做出的决定。他收到军报说清军放弃苏子河东岸的界藩、古勒二城,集中兵力守卫马儿墩城后,立刻明白巴海是想利用巴儿墩城附近的险要地形迟滞己军进攻。既然由西往东不好打,那便换个方向由南往北进攻,命巴拜、滕吉泰、董夷思拉布、朝尔诸将领兵七千奇袭鸦鹘关,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顺利破关。
破关后,大可汗又命巴拜部继续南下,攻打建州名城兀剌山城,切断辽南清军的退路,自己则率大军绕道鸦鹘关,先往东再往北,直取满人的兴京赫图阿拉。
担任先锋的是朝鲜降将朴而昭麾下的八百降兵和一千二百名战俘,苏勒坦则率七万余大军跟在后面。
“加快速度,告诉将士们,拿下赫图阿拉后重重有赏!”原朝鲜全罗兵使、现在的大卫国游击将军朴而昭大声激励着部下。作为降将,他比其他将领更渴望立功。可部下要么是降兵,要么是曾经的俘虏,只想着活命,并无太多士气,没奈何下,只得用重赏激励。果然,听说有赏赐,部下行军速度快了很多。
他身后十里处,都什豁尔、色稜、扎尔布率一万由科尔沁、扎赉特、郭尔罗斯三部勇士组成的骑兵缓缓跟随。一是为了接应,二是为了监视。若是这伙降军敢有异动,立即歼灭。
“这伙朝鲜人走得真慢!”郭尔罗斯伯扎尔布不满地嘟囔了一声。
“呵呵,慢点好,走得太快,功劳岂不是让他们抢了?”科尔沁郡王都什豁尔呵呵一笑。让这些步兵走在最前面,敌人若有埋伏,死的是他们,若无埋伏,自己的战马很快便能抢到步兵前面去,功劳还是自己的。
“哈哈哈~”色稜、扎尔布诸将会心地大笑。
还真有埋伏。索伦达斡尔部穆昆达(氏族长)巴雅勒布哈奉巴海之命率一千四百名达斡尔骑兵殿后、迟滞卫军,他将人马隐藏于树林中,发现了这支怪异的军队。
“姐夫,伪汗居然派一支步兵担任先锋,此天降功劳于您也”,小舅子布尔赛笑嘻嘻地对巴雅勒布哈说。儿子贝保、两个侄子齐诺、满岱亦皆欲战。
“我观敌人军阵不整,并非什么强军,且伪汗夙来知兵,怎么会将一支步兵放在最前面?此事古怪!莫非是个诱饵?”巴雅勒布哈有些狐疑。
“额祈葛,儿已经打探明白,的确是诱饵。不过敌人的后军离他们还有十里,咱们完全可以打完就走”,贝保建议。
“好!便战他一场!”巴雅勒布哈下了决心,大手一挥,一千四百骑达斡尔德都勒部骑兵呼啸着从树林中杀出。
“列阵!快列阵!”朴而昭大惊,忙命部下列阵。可他的二千部下除了八百朝鲜降军外,其他一千二百人皆是清军战俘,这些战俘本就不太情愿为卫军卖命,见昔日的“自己人”冲杀过来,逃散大半。达斡尔勇士趁势杀入阵中,砍瓜切菜般将“卫军先锋”杀得七零八落。朴而昭见势不妙,干脆换上小卒的衣服,往死人堆中一躺,居然侥幸逃得一命,部下却伤亡大半,连将旗都被砍断。
“撤!”巴雅勒布哈潇洒地吹了声口哨,带着部下往北撤退。
等都什豁尔率军赶到时,见到的只有少数幸存者和遍地的尸体。“可恶!”科尔沁郡王被勾起了真火。“王爷,清军的骑兵刚离开不久,应该能追上”,郭尔罗斯伯扎尔布建议。
“嗯,下令全军,昼夜疾驰,追上他们,杀光他们”,都什豁尔狂吼。清军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歼灭自己的友军,这是对自己的侮辱,非报复不可!
一万骑兵昼夜疾驰,终于在二天后追上了达斡尔人。巴雅勒布哈见状唤布尔赛、贝保、齐诺、满岱诸台吉,“我带三百骑拦住追兵,你们快撤”。
“姐夫”,“额祈葛”,“叔父”……众人还要再劝,巴雅勒布哈将手一挥,沉声说道:“此乃军令,违者立斩。快走!”
众台吉只得引兵而退,巴雅勒布哈则气定神闲地率三百骑于马上取弓射出回马箭,迟滞卫军。达斡尔人是蒙古塔塔尔部的后裔,老祖先塔塔尔人以善射著名,时至今日,在蒙古各部中依然以箭法称雄。
“嗖~嗖~嗖~”箭如雨下,射倒了一批卫军。可毕竟只有三百人,阻挡不了敌人的马蹄。
“勇士们,随我冲!”见敌人靠近,巴雅勒布哈将牙一咬,率军杀向敌人。他已下定必死的决心,决心以自己的牺牲保全部落的实力。
一万卫军迅速包围了这三百骑。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武勇都无能为力。很快,大清牛录章京、达斡尔德都勒部穆昆达便血染疆场。
——
科尔沁郡王都什豁尔率军继续往北,却再未发现清军的骑兵。行至赫图阿拉城下,原以为会有场硬仗,不料竟然一个守军皆无,走进城内发现岂止是守军,就连百姓也没寻到一个。初时还以为是敌人的诡计,可在北城外发现了很多百姓丢弃的物资,方才知道清军已经将阖城军民迁往宁古塔了。
不死心的郡王又去赫图阿拉西边的佛阿拉城转悠。此城在满语中意为“旧岗”,乃努尔哈赤在“建州老营”废址上所建,建有外城、内城、栅城(套城)三层。努儿哈赤迁都赫图阿拉后,此城便废弃不用,但依然居住着两千八旗百姓。都什豁尔想在佛阿拉城中捞点便宜,不料亦是座空城,空荡荡的,连个人影皆无。
“呸!晦气!”都什豁尔气得骂骂咧咧。
“王爷,再往西便是灶突山,城里的百姓不会是逃到山中去了吧?咱们不如入山搜一搜?”郭尔罗斯伯扎尔布建议。
“有道理,进山搜,看有没有什么收获”,都什豁尔来了精神。
灶突山,当地人称“呼兰哈达”,因为形似烟囱,又名烟囱山。卫军在灶突山并未发现有人隐藏,可在灶突山对面的启运山上却发现有一支清军驻守。守山的是清一等侍卫郎坦和他的三百部下,他不能走,山中有大清的永陵。同样没走的还有三十名守陵人,这些人大多是努儿哈赤的母亲喜塔拉氏的族人,守陵有责,明知不敌也拿起了刀枪。
三百多人对战一万人,战斗的结果毫无悬念,如狼似虎的卫军很快便攻下了启运山和永陵。
“皇上,奴才尽力了!”面对着蜂拥而来的卫军,郎坦绝望地抽出腰刀,往脖颈处重重一抹,血溅陵寝。(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