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 第468章 刚正的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8章 刚正的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
    “这老头是谁?怎么还与我们这些学生来争抢?”
    注意到长衫老头的穷酸模样,有些人不免发出了不满的评价。
    可老头一点都没有在意,他戴着一副老旧的黑框眼镜,从售货员手中拿到那本崭新的《小岛经济学》之后,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不免喃喃自语说道:“包秉文啊包秉文,想要看你的一本书,实在是太费功夫了。
    等你到了金陵,我定然要你好好招待老夫一番。”
    周围一些学生,听到老头自言自语的话,不免露出了讥讽的表情。
    “这老头是谁啊?吹牛不打草稿么?包秉文如今是谁?地位何等的崇高,便连英国人都要尊敬于他。
    这人竟然口口声声说,要让包秉文招待他?”
    众人议论纷纷,老头却是毫不在意,他自顾自地走出门去。
    等到老头走出了书店,终于是有人认出了他的样子。
    一名金陵大学的学生,指着老头离开的背影,十分惊讶地说道。
    “这位先生,好像是我们经济学系的教授,马寅初先生啊!”
    “马寅初是谁?没有听过,金陵大学有这号人物么?他这样也能是大学教授?”
    “马寅初你都不知道吗?他可是国府财政经济会的会长,也是华夏经济社社长,不仅仅是金陵大学,在交通大学、东吴大学、之江大学等各个大学都有任教。
    可以说是国内经济学泰斗级别的人物!”
    “道理我都懂,可是如果对方真是这么厉害的人物,怎么也来抢小岛经济学?”
    “这我就不知道了,据说这位先生平日里十分朴素。”
    “不过说起来,若是连马寅初这样的教授都喜欢《小岛经济学》,那这本书是‘文盲读物’的论调可以休矣了。”
    回到学校宿舍的路上。
    马寅初一边啃着一块蒸儿糕,一边手里捧着《小岛经济学》,低着头朝前走去。
    却像是脑门上长了眼睛一般,能够很顺利的避开迎面而来的人群。
    路过的人们,都忍不住好奇心,回头观看这个奇怪老头,手上的崭新书籍和破旧的衣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实际上,也不怪其他人没有认出来马寅初,主要是他实在太过于朴素了。
    头顶着之江国府委员,国府经济会会长等多项职务,在加上各个高校的教职。
    按理来说,马寅初并不是缺钱的人。
    可只有马寅初自己才知道,他每日里省吃俭用,将各类津贴、薪资存下来,并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为了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除此之外,衣服反倒是成为了最为不重要的东西。
    而在生活之中,伙食费依靠学校食堂,他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买书了。
    一路走到金陵大学的校园,门口的卫兵都已经习惯了这位先生,丝毫没有阻拦的意思,任由着马寅初低头看书前进。
    路上,有学生认出这位先生,也都会自觉地让出一条道路出来,不打扰对方,让先生能够顺利的回到他的宿舍。
    可以说,马寅初能够顺利抵达他的办公室,一路上金陵大学的学生们,每一个都是功不可没的。
    “这本书倒是有趣,立意新颖,以小岛之寓言故事阐述经济之理,令人欲罢不能啊!”
    “诶呀呀,书中说经济发展,生产力的提升乃是基础,生产力若是不能增进,那消费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济繁荣就无从谈起!”
    “国府如今发展生产力才是最为重要的,有了生产力才能够实现繁荣,宋子文、常凯申之流,还在搞什么金融,简直是在瞎搞!”
    听到马寅初教授一边走一边在骂国府,一些学生立即加快脚步,从他的身边逃离开去。
    马寅初教授说这些话,能够安然无恙,可其他人要是沾染上一点,那就是万劫不复,说不准还会人间蒸发,转头就出现在国府某個地下监狱之中了。
    学生们都知道,这位马寅初教授向来以刚正不阿著称。
    作为经济学会的会长,他曾经公开与国府作对,抨击国府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对于“四大家族”的行径嗤之以鼻。
    这当然也为他自己惹来不少麻烦。
    不过面对这种压力,他依旧坚定自己的观点,表示说道。
    “我马寅初能力有限,可国家民族危亡当头,即便是明知寡不敌众,也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也绝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批判者投降!”
    足以见得这位先生的风骨。
    好在如今是民国二十年,常凯申还在为了国内各方势力的牵扯焦头烂额,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对这位先生下手。
    马寅初是个热爱运动的人,年近五十的他,还是跟年轻人一般身姿矫健。
    早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他就一直坚持冷水澡和爬山的运动方式,坚持到现在。
    即便是在金陵城的冬日里面,马寅初也仅仅身着一身单薄的长衫,丝毫不见一点寒冷的感觉。
    相比周围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还冻得瑟瑟发抖的青年学生,这位先生显得格外瞩目。
    才刚刚到办公室,便有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
    “寅初先生,你买到《小岛经济学》了,可否给我一观。”
    “你”马寅初是个很直接的人,自己这才刚刚买到书,便有个不长眼的人来借,实在是令人生气,可抬头想要骂人,却看到一张熟悉的脸庞,顿时张不开嘴了。“原来是一樵啊?”
    办公室里的来人,正是今年新任的金陵大学工学院院长,顾毓秀,字一樵。
    顾毓秀很年轻,前两年才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电机学博士,学成之后,便立即返回了祖国。
    去年,年仅二十八岁的顾毓秀还为华夏建立了第一个航空研究所,并发出观点说道。
    “我们要抵制外侮,我们要枪炮、要弹药、要飞机、要运输的便利,要粮食的供给,这些都是有赖于工程师的能力。”
    可以说,顾毓秀是当今国内电机工程领域,最为权威的专家和学者。
    只不过.这位先生竟然也看《小岛经济学》?
    “怎么,一樵兄也看这本书么?”
    面对顾毓秀,马寅初还是十分尊敬的。
    两个人都是留学美国,并在留学学成之后,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为灾难深重的国家民族贡献力量。
    在马寅初看来,那些拿着国家补助出国留学,学成之后不肯归国的学者,根本不配称作是华夏人。
    甚至于可以说是“小偷”。
    不过回到这本书上来看,身为麻省理工学院高材生的顾毓秀,竟然也会看《小岛经济学》么?
    对他来说,是不是太过于简单了一点。
    顾毓秀看出对方的疑虑,笑着调侃说道。
    “寅初先生不也看这本书,您还是经济学专家呢!”
    马寅初摆摆手,“我不过是哥大毕业,不值一提,这经济学还是选修的。”
    这是实话,马寅初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一开始在耶鲁大学攻读文学学士,随后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了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
    至于他为什么回国之后,教授经济学。
    大概还是一句话,文学和哲学救不了华夏~
    不过,顾毓秀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脸上表情十分精彩。
    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场面一时间变得十分尴尬。
    这也能够理解,一名国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说自己在这行不过是选修,旁人实在是很难做出反应。
    许久之后,顾毓秀终于还是发问说道。
    “先生觉得这本书如何?”“你看过?”
    “陆陆续续看过一些,没有看过完整的,这才想要借一借先生这本书。”
    “等我研究完再说,下个星期再来找我吧。”
    “.”
    面对马寅初先生无情的拒绝,顾毓秀只能用无言来缓解尴尬。
    过了一会儿,他又兴致勃勃地询问说道。
    “先生如何看待这本书,或者说,您觉得包秉文这人如何,在经济学上是否专业?”
    顾毓秀提到包国维,脸上也露出笑容,继续说道:“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十分传奇的少年,他在各个领域都有涉猎,却都能在尖端解决问题。
    说一句不科学的话,我真怀疑他是上天派来拯救华夏的。
    如果有机会,我定然要找他了解一下电机方面的知识,说不准还能有所收获。”
    这个时候,马寅初终于把自己的头从书本里面拿出来,他眯起眼睛说道。
    “这是三个问题,而时下的局面,并非一人之力可以解救的,一樵你不该有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顾毓秀嘴角一抽,马寅初先生还真是耿直的有些过分。
    不过他也习惯了对方说话的方式,况且对于马寅初来说,人情世故实在是太过于低级的东西。
    他诚恳地说道:“我在美国的时候,接触过如《国富论》等一些经济学方面的书籍,也不算是经济学界的白丁。
    可看包秉文的经济学理论,总觉得有一些奇怪。
    但他依旧得到了英国人的认可,英国人并不是笨蛋,所以我很想知道,先生是如何看待的。”
    马寅初认真起来,他点了点头,似乎是对顾毓秀问题的认可。
    他想了想说道。
    “我一个个回答伱的问题。
    首先这是一本好书,可以说是迄今为止,经济学领域最为好的一本通俗类书籍。
    能够写出小岛故事的,没有包秉文了解经济学。
    精通经济学的,没有包秉文这种故事技巧,写出这种又引人入胜,又具备直击专业本质的文字!”
    马寅初顿了顿继续说道。
    “其次,我没有见过包秉文其人,无法对于他这个人做出评价,单只看流传的事迹来说,这是我想要认识成为朋友的人物。”
    “最后,包秉文已经得到了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的认可,我想在经济学领域,这位先生比我要权威的多!”
    耐心地听完马寅初的回答之后,顾毓秀深深吸了一口气,他已经能够感觉到,对方对于这部作品的喜爱。
    或者说,能够让马寅初先生这样评价的,已经是极其让他欣赏的存在。
    顾毓秀将目光投向了马寅初手里的那本书,不由得发出感慨说道。
    “我已经能够想象到,这本书在国内能够发生多大的影响了。
    此乃启发民智之作!”
    看到马寅初的反应之后,顾毓秀才明白,实际上自己错了。
    自己一直在纠结《小岛经济学》的专业性、学术性。
    可是人家的“战场”,根本不在这里。
    《小岛经济学》真正的受众,乃是广大学历不高,能够看得懂字的读者群体。
    若是能够让这些群体,都读懂经济学,了解经济学。
    其影响力,则是会完全胜过发几篇学术论文。
    况且便连凯恩斯、马寅初这般的经济学家,都能够在这本书里面得到一些关于经济学的全新理解。
    足以见得这本书的价值了。
    他又看了一眼那本书,在预想中的未来,这本书会一直流传下去吧?
    成为华夏历史上,经济学领域不可磨灭的一部著作。
    就犹如《国富论》一般。
    这个时候,马寅初似乎看完了书,开始起身四处寻找什么东西。
    顾毓秀一脸疑惑地询问说道:“先生你找什么呢?”
    马寅初十分着急地说道:“快帮我找找打字机,不知道给我放到哪个角落去了。
    我要拟一份稿子给国府,让常凯申那个老小子好好找找包秉文。
    如此人才怎么能够不用?
    听说他还要去北大,北大有什么好的,不如咱们金陵大学,最好让他来金陵大学!
    老夫要与他好好讨论一番!”
    顾毓秀:“.”
    赣南。
    大山里一处院落之中。
    “嘿!中分头!快出来!看我把什么好东西带回来了!”
    魏俊明穿着一身灰色粗布中山装款式军装,戴着八角帽,小腿处的绑腿扎得十分结实。
    他十分兴奋,怀里是油纸包起来的一叠书。
    “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叫我中分头,我现在已经是平头了!我们都读过马克思.”
    徐坤刚想要骂娘,可看到对方抽出一本书,在自己面前晃荡一下。
    特别是看到书籍扉页的书名之后,当即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这是秉文的《小岛经济学》?”
    “正是!”魏俊明很是高兴,还一边骂骂咧咧地说道。“包国维那小子,写个书真是不好买啊!我拖了好多人,才拿到了这几本书。”
    “听说这里头讲得是经济学的东西,英国佬都十分推崇,秉文还真是让人佩服。”
    魏俊明嘿嘿一笑,“谁说不是,咱们苏区不正缺少经济学的人才么?刚好这几本书能够派上用场!”
    徐坤想起什么似的,认真地说道。
    “我听说,先生还在完善《兴国调查》那篇调查报告,这本书说不准他会喜欢!”
    “对了!”
    魏俊明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恍然大悟一般说道。
    “先生是一个书迷,也很喜欢包国维那小子的书,正好送过去给他看看。
    他成天让我俩多读书,这回也让他瞧瞧,我老魏的发小可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