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 第391章 持重保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1章 持重保守
    “诸君,幸赖皇天保佑,将士用命,赤军一举攻克湘潭、跳马涧。鞑子丢盔弃甲,鼠窜长沙。八湘振奋,义师义民来投,不绝于道。”
    暮云寺内,丹初召集诸将召开前敌会议,先以平静而又简洁的词句致开场白,尔后话峰一转,说道:
    “不过,将骄则败,诸君胜利之余,都得保持清醒。洪承畴也好,屯齐已罢,并未在湘潭、跳马涧部署八旗精兵。赤军两次胜利,并未伤及八旗精锐。接下来的长沙之战,才是赤军与八旗的决战。”
    诸将点头附和,只见作战参谋推进一个巨型画板,上面覆盖着一幅简易地图,上面已有各色针脚标注好了敌我态势。
    作战局长何肇基开始介绍敌情,用一根小竹条指向长沙城南一处高地,说道:
    “诸位且看,此处高地名叫金盆岭,距长沙城南七里,山势盘曲如盆,颇堪险要,是有名的古战场。自古军队从南方进攻长沙,金盆岭为必经之道。鞑子的大营就设在这里。
    “金盆岭以南有块盆地,国朝在此设有一处急递铺,名曰石马铺,由此而形成了一片民居,颇有些商号民居。金盆岭山高路险,不能驻扎大军。鞑子虽把大营设在金盆岭,主力则部署在石马铺。
    “从石马铺再往南,是座孤山,突起于盆地之中,名叫黄土岭。黄土岭再往南,又是连绵的山岭,西面的叫赤冈岭,东面的叫豹子岭。鞑子的前锋,就部署在黄土岭、赤冈岭、豹子岭一带。
    “此外,沿湘江一带,鞑子还部署了不少战船,以舢板居多。”
    讲到这儿,何肇基笑了笑,说道:“鞑子邯郸学步,模仿我军制造三版、长龙战船。但他们没有劈山炮,只得把威远炮、子母炮、佛朗机搬到了战船上,都是些没用的小炮,无足挂齿。”
    众人轻声嗤笑,丹初脸上也露出了轻蔑的笑容,补充道:“据说,鞑子仿造战船是罗绣锦的主意。咱们此战夺下长沙,若是顺利的话,还要顺流而下直趋武昌,活捉罗绣锦。”
    罗绣锦总督湖广四川,正驻扎在武昌。
    众人哄笑,第十二协协统刘芳亮说道:“罗绣锦比洪承畴还大,已经六十开外了。咱们就是不活捉罗绣锦,也要把他剐了,为湖广军民出一口恶气。”
    这罗绣锦是个酷吏,对清廷惟命是从,因而受到多尔衮、顺治的信任,官运亨通。他手段毒辣,镇压义师不遗余力,与夔东十三家也结下了深仇大恨。
    回归正题,何肇基继续介绍敌情,说道:“除湘江、湘江两岸外,鞑子在橘子洲、城西岳麓山、南关、天心阁、蔡公坟一带各有驻兵。
    “鞑子主力部署在石马铺一带。侦侯、斥候已经探明,鞑子在石马铺一带约有三万兵马,满蒙汉八旗毕集。很显然,洪承畴、屯齐想在石马铺与我决战。”
    都督佥事莫光书补充道:“鞑子在长沙一带的总兵力约有八万,其中八旗兵约三万,沈永忠部约有一万,各省绿营约有三万,乡兵约有一万。
    “我军远道而来,李定国率部抄掠浏阳、醴陵,马进忠率部抄掠常德,可投入长沙之战的总兵力约有六万,虎贲镇约有四万,第四镇约有两万,义师无算。
    “水师这一块,我们对鞑子有着绝对的优势。将士连克关城,士气高涨,仍旧牢牢掌握着战场主动权。”
    众将兴奋不已,仿佛已经胜利在望,纷纷把目光投向岑丹初。
    丹初亦信心满满,说道:“满蒙鞑子擅长野战,通常都是主动出击,与敌军决战于野外,绝少像现在这样,保守要隘,避而不战。由是可知,鞑子已经胆怯。“洪承畴、屯齐想借助石马铺的优势地形,与我决战,我却偏偏不与他在石马铺决战。”
    岑丹初在暮云寺召开前敌会议,洪承畴亦在石马铺会见屯齐、沈永忠,一道商量对策。
    “石马铺地当长沙城南要道,但赤匪有水师战船,又唬弄刁民,只用一天就疏通了湘潭江面的沉船木栅。学生担心,赤匪会用水师开道,绕过石马铺直扑长沙城下,施跳马涧之故伎。”洪承畴眼泡肿胀,神色憔悴,显然昨夜又失眠了。
    沈永忠一向懦弱无能,没有主见,经洪承畴这么一说,不由得愁容满面,说道:“九翁说得极是,大军屯于石马铺,满洲大兵亦屯于石马铺,长沙城内缺兵少将。如此外重内轻,一旦石马铺失利,长沙危矣。或者,真如九翁所说,赤匪绕过石马铺直扑长沙城垣,将奈之何?”
    按照三人的分工,屯齐在石马铺担任前敌统帅。洪承畴自是坐镇长沙城内,由沈永忠协守城池。沈永忠自知无战守之能,极力推诿责任。
    屯齐虽然屡败,却仍旧瞧不起沈永忠,说道:“吾等撤离衡州,又置大军于长沙,不守湘潭、跳马涧,不与赤匪决战,朝中已有非议。若是再还保长沙,不仅军心动摇,朝廷亦生怀疑。”
    洪承畴心中一惊,不由得看了屯齐一眼。他已有预感,此次长沙之役,清军很难取胜。可屯齐想战而无信心,想守又恐朝廷怪罪,如此瞻前顾后,决非为将之道。
    “吭”,洪承畴清了清嗓子,对沈永忠说道:“去年时,西贼寇湖广,其势甚汹。听说,皇上给爵帅下了一道密折,有‘斟酌情状,移师保守’之语,不知可有此事?”
    沈永忠脸上一红,说道:“确有此事。”
    斟酌情状,移师保守,说的好听一点是让沈永忠便宜行事,退守长沙、岳州。说难听一点,就是朝廷知道沈永忠无能,催他撤退,先保存实力,等待八旗来援。沈永忠“奉旨撤退”,跑得比兔子还快,要不是徐勇坚守辰州,迟滞了大西军的攻势,说不定今日进攻长沙的就不是赤军,而是大西军了。
    “今日情状,与去年西贼入寇时颇为相似。”洪承畴拈须沉吟,故作深沉,说道:“赤匪气候已成,我军却迭遭挫折。若想反败为胜,唯有加强兵马,或与平西王合军,或与大将军鳌拜合军,如此合二为一,兵强马壮,足与赤匪决高下。”
    屯齐亦有此意,只因他是宗室亲贵,拜定远大将军,不敢不战而退,遂坦言道:“九翁说得极是。如今西贼、海寇皆败,唯有赤匪势大。吾以一军当赤匪,则力不足,合平西王、大将军鳌拜之军,则力有余。为长远计,吾等当不避猜疑,持重保守,待大将军鳌拜移师来援,再聚力反击,必可一击致胜。”
    洪承畴是吴三桂的老师,主张与吴三桂合军,驳道:“罗制府总督湖广、四川,湖广、四川自能联成一体。况平西王雄据上游,如同高屋建瓴,有居高临下之势。大将军若要合军,自应与平西王合军。”
    屯齐笑道:“鳌拜骁勇善战,顾全大局,闻知湖广有警,必会星夜来援。”
    “若赤匪进攻南昌、九江,绝我东下之路,将奈之何?”洪承畴驳道。
    屯齐怔了一下,说道:“吾就算战败,亦坚守长沙,等待鳌拜大军。两军合为一处,无往不可。”
    “呵呵,”洪承畴苦笑两声,不再说话。大敌当前,前线将帅意见不一,决非吉兆。他虽为五省经略,名义上可以节制三个大将军,可别说屯齐、鳌拜不鸟他,就是他的学生吴三桂,会奉他的将令吗?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