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 第212章 降封平辽王
第212章 降封平辽王
辞别焦琏,丹初等人换乘快船,沿漓江顺流而下。顺风顺水,橹手昼夜交替,船行甚速。
天气放晴,七月流火。空气潮湿闷热,人马挥汗如雨,仿若置身蒸笼。
放眼远方,大山深处一片雾气。古人称之为瘴气,畏之如虎。朝廷惩戒官员,往往将其谪往瘴乡。北方人不适应岭南的气候,不出几年就会病死。
丹初穿越已经两年多了,终是适应了这种溽热的天气。赤军大多为广西兵,土生土长,对瘴气习以为常。
湖广的战火渐次平息。清军开始收缩兵马,准备撤往北方避暑。八旗兵皆为北人,难耐南方酷暑,一到夏天必回北方。
次日下午,丹初抵达昭平。
左参军俞厚基已在城东接官亭迎候,略一寒暄,说道:“爵帅,我本该亲到平乐迎接,但杨畏知几次三番要走,我只好留下与之周旋。”
杨畏知是孙可望的使者,正月间离开昆明,如今已过去半年,正急着回去复命。
孙可望入滇之前,云南已经大乱。杨畏知时为云南地方官,在平乱过程中表现出杰出的军政才能,被隆武帝超擢为云南巡抚。他虽已委身大西军,其实心向朝廷,是个值得争取的人物。
“他现在何处?”
“还在寅宾馆,要不要叫他出来?”
“不,”丹初不假思索,说道:“杨畏知是我陕西同乡,智识过人,才干优长,又为孙可望所看重。我亲自去寅宾馆拜访他。”
丹初有意结交杨畏知,另有一番深远的考量:扶植陕西派系。赤军不断壮大,渐渐形成了三派官员,以岑丹初为首的陕西派系,以俞厚基为首的广西本土派系,以方以智为首的南直隶派系。
在传统环境下,派系不可避免,派系之争亦不可避免。要抗清,要中兴,就必须克服党争。如何消灭党争,取消派系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派系。丹初已在部下面前建立了绝对的威信,这就为避免党争提供了可能。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他要建立一个永久有效的制度,要铲除党争的土壤。第一步,就是要培植一个强有力的派系,在其他派系面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
武备学堂、永安大学还不能担此重任,丹初只能退而求其次,着力培植陕西籍官员。军中大佬多为陕西人,但还缺少像杨畏知这样的文职官员。
见到杨畏知,略一寒暄,双方分宾主坐下。杨畏知抱怨道:“吾为西营使者,正要回去复命。爵帅却令人截留,名为邀请,实为软禁,此诚非待客之道也。”
丹初抱拳,笑道:“属下若有失礼,本帅定当查明,以谢先生。只是,本帅强留先生,非有恶意,实为西营计,亦为先生计。”
“哦?”杨畏知来了兴趣,说道:“爵帅请讲。”
“吾闻孙可望据有滇、黔,以国主自称,置六部,自封平东王,又封先生为大学士。”
讲到这儿,丹初故意打住,静待杨畏知辩解。杨畏知神色坦然,说道:“确有此事,但我是大明旧官,不受可望之封。”
果真是身在曹营心在营。孙可望入滇时,杨畏知领兵拒战,败,投水死,被孙可望救出。双方约法三章,折箭为誓,决定合作。孙可望要借重杨畏知的声望以抚滇,杨畏知也想说合西营抗清。历史上,孙可望野心渐长,杨畏知逃归朝廷,终被孙可望处死。
“孙可望请封秦王,朝廷一致反对。今上力排众议,才勉强封孙可望为景国公,李定国、刘文秀各为侯爵。敕书一到云南,可望必不受。先生为可望正使,有辱使命。可望恼羞成怒,岂不将迁怒于先生?”
此中利害,杨畏知一清二楚,叹道:“朝臣群起反对,上迄阁臣,下至勋镇,无不反对。我为可望使者,亦遭群臣攻击,颜面扫地,心力交瘁,不复争矣。”
“不然,为国家计,该争的还是要争。”丹初说道,目光深邃,神色沉毅,显得深不可测。
他凑过身子,说道:“我在桂林时,已倾心结交潘世荣、焦光启两位副使,临走时又馈送银钱礼物,极力笼络。此二人暂时无虞,先生尽可放心。”
潘世荣、焦光启都是大西军旧将,也是孙可望的心腹,虽为护卫,却负有监视杨畏知的任务。为安抚二人,杨畏知已派副使龚彝先到桂林。
龚彝为云南顺宁府人,天启五年进士。他和杨畏知一样,都是明朝旧官,被迫和孙可望合作,其实仍旧心向朝廷,致力于联寇平虏。
杨畏知安心不少,却听丹初说道:“我已写密信给堵阁部,请他出面斡旋,为孙可望争取王爵。”
堵胤锡勇于任事,不避讥议。岑丹初谋之于堵胤锡,无疑上可行的。
杨畏知欣喜异常,说道:“孙可望固西贼余孽,贼之首也,但兵强马壮,据滇、黔之众,即便朝廷不封,曷能禁其不自王?
“他派使向朝廷请封,是目中仍有朝廷也。若明示以异等之恩,彼必踊跃效命。国事艰危,不以此时虚名为招徕,反自竖强敌乎?
“堵阁部勇于任事,深得皇上信赖。有他从中撮合,可望请封之事或可谐矣。孙可望籍此以制李定国、刘文秀,朝廷亦能收西营为己用,可谓两全其美矣。”
杨畏知已经完全放松了戒备,对丹初开诚布公,对孙可望直呼其名。
丹初说道:“国朝定制,唯皇子可封亲王。秦王为亲王之首,孙可望请封秦王,所望未免过奢。就算堵阁部从中周旋,皇上也很难批准。”
“嗯,”杨畏知沉吟道:“不如降封为郡王。他本就自称平东王,东字过广,不如改为辽字,封其为平辽王,以示朝廷期许之意。”
丹初附和,此事遂成定议,只等堵胤锡过来,就可付诸实施。
两人相谈甚欢,丹初有意结交杨畏知,说道:“先生为我前辈,又是同乡,今日一晤,不胜景仰。他日,若先生在西营不如意,或受了孙可望的委屈,尽可给我来信,或者干脆屈尊到我营中,我都随时恭迎。”
杨畏知神色一动,说道:“爵帅美意,某牢记心中。”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