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 第471章 乡野村夫
沮授此次出使的成果,远远超出了王当等将领的预期,他们并不知道沮授到底是怎么谈判的,他们只看到最终的结果是,沮授不仅完成了议和的预期目标,还生生给黄巾啃下来凉州的两个郡。
虽然上地和安定两郡本就已经被黄巾所占,但毕竟几月之后黄巾将要南征,大军很快就会撤走。
现在经过谈判之后双方达成和平共处的共识,那黄巾也就不必在这里大量屯兵驻防,实实在在就拿下两块实地。
当然,马氏父子也有可能撕毁这两年休兵的承诺,但毕竟他们已经在无数人面前指天地立誓。
这种形式说它有约束力吧,那其实也约束不了什么,但要说它没有约束力吧,却又是这个时代最有约束力的东西。
誓约这玩意儿就是用来撕毁的,但有过天地认证之后,人们对这东西天然就会有所敬畏,要点脸的人,一般干不出违背誓约这种事。
当然,黄巾也不会真的把局势寄托在马氏父子的道德水准上,只要这承诺能约束他们一定的时间就够了,毕竟马家整合凉州本来就要一定的时间,再加上这个承诺,足够让他们安分相当一段时间,至少不至于影响玄夏的南征大计。
至于此次顺便拿下的两郡之地,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开始经营治理,把黄巾的政策推行下去,改变百姓们对黄巾的认知,建立起群众基础,往后征伐凉州之时,这里就是前哨站了。
至此,王当此来的任务彻底完成,虽无法强取凉州,但也暂且安定下来。
而他很快就命令大军回返后方,开始进行休整。
从反击魏军入侵开始到现在,黄巾士兵们已经持续作战许久,就算是铁人现在也会吃不消,必须要经过充分的休息才能恢复状态,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南征作战。
凉州安定的信息,王当沮授也第一时间就发往北平,为北平的作战计划做补充。
在凉州安定之时,陆平也同样在赵云太史慈两位猛将的辅佐下安定了兖州徐州两地。
如今这黄巾已经完全实现了对这两州的掌控,内部的土豪几乎被打击一空,全境的分田分地也完全执行下去,加上各种已经在玄夏成熟运行的政策,黄巾短短的时间之内,就让兖徐两州的百姓为之归附。
这两地的百姓,是从一个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突然进入到玄夏的治理,这种巨大的反差感,让他们幸福的几乎不敢相信。
新的玄夏官府,不仅不会给他们强征粮食,反而给他们分田地分房屋分物资,也再没有什么兵役劳役。
官府动用劳力只会采取雇佣的形式,不仅有足够的劳工保障,还全是百姓自愿参与。
即便是征兵带有一定强制,那也只存在于自愿的军户之中,而且从军待遇之忧,百姓只有抢着去的份,根本没人会不满意。
黄巾作风之好,与此前魏军横征暴敛的做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至于百姓都有些受宠若惊。
这官府和军队不来抢,他们还真不太习惯。
突然之间从水深火热之中获得解放,不仅实现了基本的安稳,各种政策也好的让他们不敢相信,黄巾几乎就成了百姓们眼里救苦救难的天兵一样。
兖徐两州民心尽附,也为此次黄巾的南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当南征发起之时,这里就会是黄巾军的后方。
一切准备都已经妥当,虽然玄夏的南征计划属于机密,但随着时间临近,神州大地上还是不知不觉凝结起紧张和躁动的气息。
这种南征级别的战争,即便具体计划可以保密,但是并不能做到完全不为所知,要筹备这样的决战,庞大的战前筹备再怎么隐秘,也终究会被外人感觉到。
南方刚刚拿下蜀中的刘备,以及吴国的孙权,都能感觉到危险的临近。
两国的臣子通过情报可以轻易的判断出玄夏正在准备发起大战,他们只是不知道这个具体的发起时间而已,但这对他们也是一种折磨,就像是头上悬着一把随时会落下的刀一样。
玄夏的兵马调动粮草筹备船只建造,这种庞大的动静瞒不住人,蜀汉和吴国皆知此战的规模必将是十分庞大,甚至是决战的级别。
他们当然也不敢放松,即便他们不知道此战会在什么时候开始,但也只能被动开始筹备大战。
这种时候,两国之间的来往也愈发密切。
玄夏雄霸天下不可一世,蜀汉和吴国两个小国唯有抱团取暖方有一线生机,这种关头双方都在尽可能的寻求团结合作,以应对玄夏即将到来的威胁。
吴国深知玄夏已经在训练水师,他们虽然忧心忡忡,但也没有阻拦的手段,唯一能做的就是更用力的训练自己的水师,尽可能在将来的水战中最大程度发挥出本身的优势。
而孙权也正式册封周瑜为吴军的大都督,自此之后全军皆为周瑜所节制,这份信任和重视自不必多言。
周瑜也是深感责任深重,连家门也不怎么回了,每日皆居于军营之中与士兵同食同睡,操练士兵更是日日不歇。
虽然这样会冷落了家中的娇妻,但周瑜也没有选择,玄夏是他这一生中面临最可怕的敌人,若这一关过不去,那一切皆休,他只能把全部的精力扑在军事之中。
只是连他自己也不确定这么做究竟有没有用,虽然很不想这么说,但他内心深处不得不承认,这一战别说赢了,就连想打个平手或者输的不那么难看,都很难。
而此时此刻,觉得难的人,其实远不止是周瑜而已。
此时荆州的一处山林乡野之地,刘备关羽徐庶三人结伴而行,最终止步于一处茅庐,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来到这个地方了。
徐庶对这里还是不陌生的,想当初,自己也曾在这里隐居修习,只是眼见天下不平,这才选择下山入局。
奈何今天的局面让他对自己也不那么有信心了,所以又想起了这个地方。
行至茅庐之前,还不及敲门,徐庶先是对身边的刘备说话起来:“主公,事不过三,今日我们必能见到他,若论天下英才,为首者当卧龙也,相比较之下,臣徐庶也不过是腐草萤虫而已,若他愿意襄助主公的话,必能助我蜀汉逆转局势!”
此时,还不待刘备反应,却见茅庐的木门被缓缓推开,随后一位面容俊朗的文士走了出来。
只见他轻摇羽扇,面含微笑,先是看了众人一眼,随后把目光落在徐庶身上。
“当年元直下山求作为,今日果然如愿,如今掌国事谋天下,不可谓不意气,相较之下,我诸葛亮却仍是一乡野村夫,真是羞煞人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