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172.第172章 水泥 杜仲胶,轮胎,陈寒要改变
第172章 水泥 杜仲胶,轮胎,陈寒要改变大明
“现在朝廷在江南地带已经建立起了成千上万个仓库,在你走了之后,粮食收购没有减,老百姓们在夏税缴纳之时,缴纳的是宝钞,可是剩下的粮食朝廷又会收购。
这么一来,老百姓们少交点赋税,但是又卖出了粮食,一来一回赚了很多,宝钞也回笼了不少。
如今告诉你个好消息,本来一贯宝钞只能兑两百文铜钱,现在一贯宝钞可兑三百三十三文。
一年时间不到,经过你的这番操作之后,宝钞真的升值了,伱功德无量啊。
就凭这一点本来陛下是要给你直接升个国公爷的,就怕你年纪轻轻压不住。”
陈寒听完了夏元吉那十分畅快的话语,更是自豪。
这项惠农政策简直比他的那些技术伟大得多。
老百姓们能够吃上平价粮食,这是多么伟大的一项成就啊。
朱元璋在那里听着夏元吉像唱戏一样说得抑扬顿挫,心里面也是十分的舒畅。
因为他当过老百姓,他实在是太明白老百姓们要的是什么。
就像他说的一样,老百姓才不管你哪个能做皇帝,才不管你用什么思想来统治他们。
他们只要有一口饭吃就够了。
现在陈寒的这项惠农政策,说小点,能让老百姓们安居乐业。
说大一点,能够改变一个朝代的朝运。
而现在他已经看到了就在这最为繁华之地的老百姓们,都能吃上这么便宜的粮食,而且一点都不会让老朝廷亏本。
因为商税提高之后,朝廷不在乎这点补贴。
还有调动了大量的商人主动去参与粮食的买卖当中,其实承担运费的大部分是那些粮商。
但是粮商能亏本吗?也不亏。
他们大批量的买卖,然后卖给朝廷,中间的差价足够弥补他们所有的费,还有的赚,甚至比之前赚的还要多。
因为之前他们还要担忧,粮食到了自己手上,不仅要费人力物力去保管,还得费金钱去打造粮仓。
同样的每年还要翻新,防止粮食发霉。
要担心哪一天下场雨,把自家的粮仓淹掉等等问题。
可现在这中间的环节全部省掉,全部一股脑给朝廷。
他们收购回来粮食之后,直接卖给朝廷的仓库。
朝廷因为拥有更多人力、物力,有更多场地来存放粮食,也有更专业的技术人员来保证粮食不发霉。
所以中间环节全部省掉之后,粮商们赚得盆满钵满,而且比之前更加轻松,不需要担惊受怕。
陈寒看着他如此的兴奋,就知道他到底有多么的开心。
夏元吉现在的确是非常的开心,是因为他终于是利用自己的能力来帮助了大明王朝走向了更好。
是的,这些主意的确是他来执行的。
执行的效果还非常的不错。
他终于是跟着陈寒一起做到了这一点,甚至他本身就是一个理财专家。
在陈寒给出了这些方法之后,他马上能实现出来。
打个比喻,陈寒是负责创造,而夏元吉是负责执行。
两个人相辅相成,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这就好像是利用了自己的所学的知识,能够创造了更多的财富一样。
虽然这些财富是陈寒给出来的点这个,但是却是他在后边实际操作的。
陈寒一直都说他就是个纸上谈兵的家伙。
他不能够把控得了整个操作的流程,但是陈寒可以。
他是一个天才,他是在这方面厉害的人物。
陈寒只能出主意,不一定能做出来,但他能,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陈寒陈寒都没有告诉他,要取得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可是夏元吉却已经推测出来了。
甚至夏元吉已经做了比现在他所想出来的更全面一点。
这就是夏元吉的厉害之处。
这也就是不能够去小瞧了这些一个古代人的最重要的原因。
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他们这些人脑子里面到底装了多少聪明的方法。
其实他们比任何人都要聪明。
有些人觉得现在人掌握了那么多的科学技术,就一定要比古代人聪明,这是悖论。
“行了行了,看你这么高兴的样子,再不把你给搂住一点,你都要飞上去了。”陈寒笑道。
夏元吉听到陈寒这话后,哈哈大笑,“的确是如此,你要是再给我一点成就的话,我真的可能尾巴都要翘上天上去。
不过这一切都要仰赖于陛下的信任和英明。”
夏元吉做官根本不像是一般人那样的,只会坚持所谓的原则。
他为了能让自己那些个政策以及自己制定好的那些一个良好的方法能够执行下去,可以说非常的油滑。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方法,才是真正的为官之道。
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用海瑞那样的刚正不阿去做官的。
像夏元吉这种做官的才有作用。
想要让整个大明王朝跟着他的脚步往前迈步,就不得不牺牲一点原则。
所以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总要提一下皇帝的伟大。
即便是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拍马屁的话。
但是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听这样的话。
即便是老朱也不能免俗。
所以朱元璋在听到这个话之后也是面露笑意。
接着陈寒夏元吉又在整个宁波府转了一遍,甚至到了边上的乡村去转了一下发现百姓们的生活面貌变化了很多。
百姓们的日子过得也越发的不错。
尤其是那些粮食的价格降低以及税制的改革。
更是让他们感受到了切身的变化,能让他们得到切身的利益。
老百姓们发自内心地去夸奖朝廷对他们的关怀。
这是陈寒他们没有想到的。
也是陈寒一定要去做到的。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底子,所以陈寒心里边才更有动力。
连宁波府周边的老百姓的生活的状态都提升了,更不用说京城附近。
在宁波府逗留了两天之后,陈寒跟随着朱元璋起程回京城。
朱元璋更是直接是将陈寒拉到了自己的马车上,让他跟自己聊一聊在倭奴那边的景况,以及他在那边做的那些改变。
陈寒还真的就要跟老爷子聊一聊现在发展。
当谈到倭奴那边执委会这一项制度给执行下去的成果后,朱元璋也惊讶。
同时要跟他聊一聊自己在那边修路的情况啊。
说到这里的时候,陈寒说道:“陛下,我们在倭奴的时候就知道道路的重要性,所以修建了一条相对平缓的道路。
您有没有发现咱们,即便是现在坐在最好的马车上面,也依旧没有办法做到平稳,依旧颠簸不止。
即便官道已经每年维修,可是依旧无法做到让马车在通过之时不颠簸。
如此一来,您应该知道对于马车车轮的损害性有多大?”
老爷子听完这话眉头紧皱,“那还用你说吗?虽然朝廷每年都费大力气去平整官道,每年都用最好的材料。
但日久年深依旧无法避免的沟沟壑壑,下雨之后没办法避免的泥泞不堪,那你有什么意见呢?
我知道,你肯定有许多的高见。”
陈寒笑道:“第一个我是想要来这里修一条水泥路,陛下您知道我是来自现代。
我们那边的路是用一种,各种混合材料类似于我把玻璃给烧制出来的方法烧制出来的一种水泥浇筑而成。
这种水泥,比咱们现在用的最好的糯米浆加灰泥粘性还要强不知多少倍。”
糯米汁加灰泥就是现在修建城墙之时,用得最好的材料。
而民间有钱人也多用糯米浆砌墙。
所以在灾荒年的时候,为什么有人会去吃墙皮救命,就因为墙皮里面有糯米浆。
糯米浆的粘性也是很厉害的,但怎么来说呢,成本太高了。
糯米本身就是粮食,修普通的宅院还好说,但要是用来修城墙,得用多少糯米啊。
但是水泥的材料可就是普遍多了,基本就是粘土和石灰、石膏,这些东西的成本可就要低多了。
因为有很多的古代城墙,也的确是可以做得精准,但很难用于铺路。
因为没有办法承受人走马踏,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水泥这又是何物?”边上的江都郡主也是很奇怪。
虽然她知道自己的夫君来自未来,所以知道这个东西,但不代表他们不惊讶。
于是陈寒解释了一下。
朱元璋一拍手掌:“好啊,这东西好啊。
如果全天下所有的官道都能够用上水泥的话,那还得了。
就不是说其他,运粮、运兵马到北边去打仗,那都不是方便多少。”
陈寒点头,“这还是其中之一,也方便老百姓们出行,尤其是下雨天。
也能用水泥修建更加坚固的碉堡,更加坚固的城墙。”
老爷子点头。
陈寒继续道:“再一个,用水泥可是要比用巨型的砖石才能够建造我的城墙,省钱省时省力。
这方面来说,水泥就已经完爆现在的所有建筑材料,还有红砖也可以烧制出来,甚至空心砖这些都很简单烧制。”
朱元璋听完了,他介绍的这些建筑新型建筑材料之后就纳闷了,“为何你之前没有提出来?”
陈寒笑了笑:“陛下,改革这种东西不是得一步一步来吗?
您觉得现在我提出来是因为什么呢?
还不就是因为商业已经开始进入到了繁荣期,需要更加快捷的运输途径,所以才能提出来。
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的话,您修路给谁去用?对不对?
到时候难道还能够晾在那里吗?”
朱元璋听了陈寒的话,点点头,“对!”
陈寒继续道:“而现在却不一样,每天官道上有多少买卖人要在上面行走。
如果他们能够在下雨天如履平地一般的行走在水泥路上面。
不至于因为道路阻塞而耽误行程,那得多方便,那得更加加快整个商业的流动。
因为我们那里有一句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就是因为交通便利了之后,才能够带动经济。
而在大明却不一样,必须得要有了商业,有了基础,才能够来发展道路。
要不然的话那就是劳民伤财,没有任何经济效益。
在我们那个时代,还可以通过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整来使商业得到进一步的刺激。
但现在明朝没有这样的条件,就因为交通不便,同时通讯不畅,所以必须得一步一步来。
我必须得要看到商业起来了才有修建道路的意义,就比如说我等一下要提出来的,咱们可以把杜仲这种药材收集起来,然后从中提炼出凝胶,从而做轮胎、皮带以及各种密封材料一样。
这些东西,都是要有一定商业,以及要有要有经济价值提出来才有用,要不然的话那就是悬浮于天空不能落地的东西。
而刚才我说的那些,就是我马上要准备的改革的最大课题。
也是我必须得有拿出来亮相的发明。
有了这些东西,才能算真正进入到了工业革命。
老爷子,现在您知道为何要如今才拿出来吧?”
朱元璋看着他,嘿嘿一笑,“你小子说什么都是你的,反正你就是利用了这一点。
你在山上的时候不就是引导我们走上这条道路,然后你一个人知道,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不得不听你的。”
说到这里之后边上的江都郡主就扑哧一声乐了。
因为她是最了解这当中的情况,当初的老爷子以为他们自己很狡猾了,可是没有想到居然被陈寒给涮了。
陈寒故意引导,让大家都开了眼界之后,就再也不能够收回自己那一颗想要发展的心。
所以才会不得不走落到陈寒设置好的陷阱……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