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7章 朱允炆削藩不成功,你朱元璋要占一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 朱允炆削藩不成功,你朱元璋要占一半的责任
    朱元璋看着朱标。
    朱标没有表现得很出格,但是他紧紧抓住床帮,骨节发白,指甲都扣进了木头里面就知道。
    他现在也是压力巨大的。
    谁也不想死。
    更别说朱标这种兢兢业业处理国政,一点懒都不敢偷的人。
    他为的就是在今后要是当了皇帝,能大展拳脚,开创出大明王朝新的未来。
    可谁能想到晴天霹雳,自己就只有一年的时间了。
    就是再冷静的人,也根本受不了。
    只是朱标在一阵时间的激动过后,马上就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
    甚至还给自己的父亲投去了一个不用担心的眼神。
    就是这个眼神,就好像是一把刀子一样,让朱元璋眼眶都红了。
    自己的儿子居然还在鼓励咱。
    明明是他只有一年的时间。
    到这时候他还在安慰咱。
    儿啊,你可知道,咱宁愿用自己的生命去换你啊。
    陈寒这边完全不知道朱元璋他们的情绪,还在说着:
    “朱标过世之后,朱元璋为了让自己的孙子今后皇位能够坐得更稳,于是将曾经为朱标准备的那批武勋贵族全部铲除,这当中最有分量的就是凉国公蓝玉。
    朱元璋为了朱允炆,可是煞费苦心,他让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构陷蓝玉谋反,理由就是蓝玉的老丈人叶升在胡惟庸案时受到了牵连,蓝玉害怕牵连到自己而选择先下手为强。
    为此,皇帝趁机将蓝玉以及一批公侯武将全部拿下,尽数斩杀,一共牵连了一万五千人,史称蓝玉案。
    在蓝玉案中被牵连的重量级人物包括颖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定远侯王弼、鹤庆侯张翼等人。
    颖国公傅友德被牵连是因为,他与秦王走得近;而宋国公冯胜不仅与晋王走得近,他的女儿更是嫁给了周王朱橚。
    秦王晋王都是嫡子,也是最有可能造反的亲王,铲除傅友德和冯胜,就是断了他们的手臂。
    颖国公和宋国公也是可怜,他们因为朝堂的政治漩涡而被卷入,更因为姻亲关系而遭到猜忌。
    武勋贵族之间往往互为姻亲,这些错综复杂的姻亲,保证了他们之间的同盟关系,帮助他们的家族抵抗政治漩涡的冲击。
    但是一旦遭遇不可抗拒的力量,往往是枝蔓牵连,被连根拔起。”
    朱元璋在边上听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好像一点都不意外。
    因为陈寒说的这些事情,按照自己的性格以及安排来看,的确是容易做的出来。
    蓝玉的崛起本身就是朱元璋的巧妙安排。
    因为蓝玉是接替开平王常遇春的武将代表。
    蓝玉乃是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是朱标的老丈人,朱标得喊蓝玉为舅舅。
    蓝玉在屡次建立奇功之后,已经成为了武将集团第二代的话事人,前面虽然还有颖国公和宋国公压一头,但是有太子朱标在背后坐镇,他们的实力已经比不上蓝玉。
    加上捕鱼儿海大捷,蓝玉灭掉北边的元廷,在某种意义上是灭掉了大蒙古国的朝廷象征,威望一时无两。
    而最重要的是,蓝玉此人嚣张跋扈,除了会打仗之外,政治方面简直就是弱智,这是最好控制的人。
    他在军队当中肆意安插自己义子当军官,得罪了不少的人。
    在朝堂上更是敢做出殴打御史这种混帐事,早就被所有的文官鄙弃。
    所以蓝玉只能紧紧的依靠这太子朱标,没有朱标撑着,他就是个屁。
    而蓝玉也很明白这一点,死忠朱标。
    也正因为蓝玉在军队当中的威望如此之高,除了自己与太子朱标没人能镇住,所以朱标走了,你蓝玉不去地下陪着,能行?
    在文官方面,朱元璋将没有什么背景的太常寺卿吕本的女儿吕氏扶上位,没有从勋贵武将当中选一家,有三层意思。
    一是,告诉天下武将,咱对伱们已经有点不满了,你们自己要知道信号;
    二是,缓和一下与天下文官的关系;
    毕竟当初的胡惟庸案、郭桓案、空印案,多多少少有点小题大做的意思。
    惩治贪官污吏、搜刮北伐作战资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杀杀文官的锐气。
    而自己的儿子要当皇帝了,就得舒缓舒缓这种僵硬的关系。
    三是,减少将来朱标当皇帝后,外戚势力过强,尾大不掉。
    从这几方面的安排来看,朱元璋的确是考虑周密,但因为朱标的死,这一切都没有了意义。
    而凌汉听到蓝玉案后,脸皮都跟着抖动,又一起大案。
    又是杀了一万多人。
    之前杀的是文官,这一次杀的却是武将。
    通过这几个大案,皇帝陛下基本将有能力造反的文武官员,全给灭掉了。
    如此一来他们老朱家的天就能太太平平了?
    唯有蒋瓛在边上浑身筛糠一样地颤抖。
    蒋瓛想到了一个人,是他的前辈毛骧,曾经的亲军都卫指挥使,因为告发了胡惟庸谋反,最后被当作替罪羊搞死。
    如果陈寒说的是真的,蓝玉案是自己揭开的序幕,那自己不也得跟着陪葬?
    朱标回过头看了眼父亲朱元璋。
    以他对父亲的了解,还有父亲对自己身边人的安排,自己真的去世,这些人都会成为被牵连的对象。
    陈寒不知道这些啊,继续讲着。
    “朱元璋以为自己已经帮孙儿解除掉了所有的威胁,那自己的孙子就能安枕无忧的当皇帝。
    的确是很好的安排,前提是,如果朱允炆当上了皇帝之后,不急着削藩,先稳固了自己的实力,培养好了一批能臣干吏,然后再进行削藩,或许还能成功。
    但是朱元璋不会想到,朱允炆也没有察觉到,文官们的贪婪,根本不可能让他有时间缓冲。
    应该说,朱允炆只当了四年的皇帝,朱元璋占一半的责任、朱允炆占三成责任,两成责任是文官们的。”
    陈寒说到这里满脸都是嘲讽,因为根据后世很多史学家的研究,还有结合事实的发展,都表明,建文帝朱允炆会削藩,一方面是自己愚蠢;另一方面,也是文官集团集体的意思。
    朱元璋脸都黑了,好小子你真是无法无天了,居然让咱负这么多的责任……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