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我的年代华娱 - 366.第362章 373【你可是巩皇怎能少龙袍?李艺书在戛纳的影响力】
《怒火青春》!
这部电影,李艺书不陌生,他上一世看过,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三个法国巴黎青年一天下来所发生的故事。
一天的时间很短,但是在电影中却很长,而且不像很多人平凡的一天,电影中的三个男主角的一天生活,充满了紧张与刺激还有暴力与枪杀。
他真正在意的,是24小时忿怒实录!
难不成真的拍了24小时?
考虑到放映版本,跟导演剪辑版本,乃至参赛版本的不同,李艺书还是带着张艾佳跟刘若瑛走了过去。
询问了一下门口检查badge凭证的工作人员,确定了这部电影的放映时间很长很长,李艺书三人这才进去。
看了以后,才发现自己是被骗了,那只是个副标题!
不过戛纳版本,的确比李艺书上一世在网上看的资源要更长,而且更多的暴力镜头。
尽管是半路进去的,但也足足看了一个半小时。
想来原片应该有两个小时以上。
故事不繁琐,讲述巴黎的街头四处充满了暴力和邪恶,男孩阿伯德被警察打成重伤住进了医院。
塞伊德到好友文兹家里找到文兹,两人谈论了一会有关街上暴乱的事情后,一起去找另一个好友赫伯特,三人随后又到一幢房屋的楼顶去见他们的老大。
文兹把塞伊德和赫伯特带到一处隐秘的地方,拿出一把真枪给两人炫耀。之后三人到医院看望阿伯德,被警察拒之门外,恼怒的文兹按耐不住情绪,仗着自己有枪,和警察争执起来,结果塞伊德被警察带走。
之后塞伊德被保释出来,三人开始在街头玩,携带枪支的两个年轻人和警察起了冲突,三人和其他街头混混上前和警察理论,眼看局势不能控制时,大批警察赶到,三人跟随其他人一哄而散。
文兹掏出手枪,想要打死一名追赶他们的警察,赫伯特及时制止了他……
而在剧情的最后目睹一名警察失手开枪打死了文兹,赫伯特手中的枪对准了那名开枪打死文兹的警察的头,那名警察的枪也颤抖地对准了赫伯特的头。
整部电影充斥着对法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描写,又描述了大量街头的混乱,枪支乱用,年轻人的青春似乎充斥着怒火,电影的结尾也充满了暴力色彩。
或许导演是为了突显出电影“怒火青春”的主题,全片采用的是黑白片的拍摄方式。
“李导,这部电影充斥着绝望与暴力,法国真的是这样吗?我去过法国,好像不是这样。”
离开放映厅,张艾佳眉头紧锁,她没看过这部电影,一方面是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她来这边主要是为了卖版权的。
可是今天看了这部入围戛纳的《怒火青春》后,张艾佳才惊讶的发现,这部电影实在是太暴力与绝望了。
全片,看似是围绕三个年轻人在法国巴黎一天的生活,但这个生活充斥着暴力色彩,开头就是好朋友被打入狱,中间又是街头混混跟警方起冲突,结尾又是男主之一的文兹被警方开枪打死……
“你不是法国人,不清楚他们的情况。”
李艺书想了想,说道:“这可能是导演还参加了部分五月风暴时期的色彩吧?”
60-90年代,法国还是充斥着各种动乱的,学生、工人暴动,游行示威、冲突,无政府主义、激进……
老革命区可不是开玩笑的。
李艺书对法国的历史了解不多,但他上一世看过不少同时期的电影,其中《戏梦巴黎》就简单的描绘过那个动荡的时期。
所以对于《怒火青春》的剧情,倒也能理解,回想日后巴黎奥运会的松弛感,再对比这会儿的电影,还是挺搞笑的。
“看来有机会,我得多来参加电影节,看看这些优秀的电影作品了。”
张艾佳若有所思,这部电影带给她的冲击很大,有种当年看《投奔怒海》的感觉。
身后的刘若瑛认同的点点头,她过去没看过这类外国电影,大都是好莱坞的商业片,像这种描绘社会的现实题材影片,她看的真心不多。
李艺书很认同张艾佳的话:“多参加参加电影节,开拓一些视野,对你未来的导演生涯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这年头哪怕是导演,阅片的数量其实也不算很多,主要还是渠道不方便,就算有录像带,但没有未来的电影网站,为他们分门别类,想要屎里淘金,难度还是很大的。
张艾佳道:“这电影让我想起来了姜闻拍摄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都是一群年轻人,充斥着暴力与社会问题……”
“是很像,然而两部电影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怒火青春的年轻人是在激进中坠落,而马小军则是在消极中上升。”
尽管对姜闻没什么太大的好感,但上次之后,双方也算是罢手言和。
平心而论,《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确拍的很好。
尽管马小军的生活,跟绝大多数同时代的年轻人不同,可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不同的,总能找到其中的共鸣之处。
李艺书跟张艾佳讨论完,便前往了《外婆桥》的展厅,身后的刘若瑛如同跟班一样,跟在二位导演的身后。
已经看过一遍《外婆桥》,李艺书自然没兴趣再去看第二遍。
张艾佳早在张一谋剧组来的时候,就跟刘若莹一同去看过了。
所以几人找上了张一谋后,便开始聊起天来。
就在这时,李艺书的手机响了,手机卡是他在法国用的,知道这个号码的人不多,他疑惑的接听后,才发现是戛纳主办方打来的,对方得知李艺书来了戛纳后,便邀请他担任明天戛纳电影节闭幕式的颁奖嘉宾。
“行,没问题。”
李艺书想了想,便爽快答应道:“我很荣幸担任颁奖嘉宾……”
聊了一番,当李艺书挂了电话后,巩丽开口问道:“艺书,戛纳邀请你担任颁奖嘉宾?”
“是啊,可能是看我今天没有参加作品,我又来了戛纳,所以临时邀请吧?”
李艺书不奇怪戛纳的选择,如果他是主办方,也会想办法邀请这样一位“三金”大导演来颁奖的。
戛纳电影节,是三大之中,最懂得营销跟钓鱼的。
从1990年《菊豆》开始,张一谋先后冲击了三次戛纳,但最终都没能拿到金棕榈。
而在威尼斯电影节,张一谋先后拿到了两次金狮奖,又在柏林拿到了金熊奖。
只能说,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只希望今年之后,张一谋会断了冲击戛纳金棕榈的想法。
不过想想,貌似张一谋后来还真的断了冲击戛纳,往后几年的作品,《一个都不能少》参加了威尼斯拿了金狮,《我的父亲母亲》参加了柏林拿了银熊。
巩丽笑道:“你当颁奖嘉宾,会不会让你颁奖给张导?”
“有这个可能吧。”李艺书看了眼张一谋,笑呵呵道:“张导,我们提前约好一个说辞,如果获奖的是你,我会提前用中文说一声恭喜。”
“呵呵……”
张一谋露出那张憨厚的笑容:“连通知都没通知,还是等晚上的电话吧。”
“电话肯定会有的,这点张导不用担心。”“行,那就麻烦李导了。”
对于张一谋接到电话,李艺书还是很有信心的。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
张一谋就接到了戛纳主办方打来的电话,邀请他跟剧组参加明天晚上的戛纳国际电影节闭幕式。
张艾佳尽管看起来风平浪静,好像不在意一样,实际上她还是抱有侥幸心理的,可能、或许、指不定戛纳评审团看中了她的作品,给一个小奖呢?
但很可惜,到了十点,都没有一个电话打来。
可尽管没有电话打来,但张艾佳还是决定参加明天的戛纳电影节闭幕式,只因为这样能够获得更多的曝光率,然后等到电影节结束以后,她就好开始正式卖《少女小渔》的版权了。
第二天。
下午三点左右。
巩丽的房间内,李艺书还是那套皮耶罗西装,巩丽今天的造型就有点不一样了。
旗袍的确是旗袍,但这身旗袍却是纯白色的。
幸好巩丽这会儿足够白,不然这套纯白色的旗袍穿在身上,会显得她很黑。
巩丽原地转了一圈,问道:“怎么样,这可是我请旗袍大师制作的。”
李艺书认同道:“挺好看的,色彩虽然单调,但配上你这张脸,却是丰腴迷人。”
巩丽的身材是真的不错,尽管她是易胖体质,骨骼也偏大,稍微吃多点,胖起来后,会给人虎背熊腰的既视感,但这会儿还常年锻炼的她,身材还是偏丰腴不胖的。
前凸后翘,将旗袍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现在能用的旗袍款式是越来越少了。”
巩丽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中意的旗袍了。”
她这几年,穿的旗袍没有上百件,也有几十件了。
款式、颜色,从红色,黑色、白色、色,几乎都穿遍了。
听到这话,李艺书突然想起了范冰那几件旗袍。
一个酷似龙袍的礼服,还有一个瓷娃娃旗袍。
尽管是龙袍那个是礼服,但稍微改一改,倒也能制作成旗袍款。
瓷娃娃旗袍,就有点不适合巩丽了。
“巩丽姐,我这倒是有一个旗袍的新想法!”
“什么新想法?”
“你把龙袍改一改,改成旗袍怎么样?”
“龙袍?”
巩丽愣住了,龙袍什么样,她自然是见过的,能改成旗袍?
但想一想,貌似还挺不错的,明黄色的旗袍颜色她还没穿过,更不要说还是龙袍改造的。
她有点心动道:“能行吗?”
“当然行了,你是谁啊,你可是巩皇!”
李艺书半开玩笑道:“你这巩皇要想登基恐怕有点难,但穿个明黄龙纹旗袍走走红毯,应该不过分吧?”
巩丽迟疑道:“那我找人设计设计?”
“设计设计!”
李艺书笑嘻嘻道:“亚视计划明年推出亚洲电影大奖,到时候你可以穿着龙袍,带《大辽太后》去参加,到时候我肯定把最佳女演员奖颁给你!”
“算了吧!”
巩丽摇摇头:“你还是别乱来,我可不想被人说走后门!”
尽管不知道亚洲电影大奖怎么回事,但巩丽知道亚视现在是李艺书的,可不希望对方假公济私。
“开个玩笑,不过到时候你可以带这部电影去参加,亚洲电影大奖我是计划打造成亚洲最顶级的电影奖项……”
李艺书对于未来亚洲本土的电影节、电影奖,了解还是比较多的。
无论是刚启航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这两个电影节的影响力都很低。
而且因为是面向国际舞台的,所以照顾本土电影的机会不大,毕竟要维持“公平”原则,照顾国际友人。
东京国际电影节,能为李艺书连发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奖,就能看得出来。
实际上,欧洲电影节本质也差不多,为了“公平”很多时候都会看重海外电影。
亚洲电影大奖就没那么多顾虑了,只要办成功了,未来近三十年内,李艺书都能成为真正的亚洲电影教父级的大佬。
二人一直聊到了四点半。
这才动身跟在剧组后面前往了戛纳电影节。
不过二人是分开走的,张艾佳没参加过戛纳红毯,有点紧张,李艺书就带她跟刘若瑛走红毯。
“李!李!看这边李!”
“中國李!”
“……”
当李艺书三人走上红毯,两旁的记者们,立马大喊起来,还有许多戛纳电影节的忠实影迷,认出了这位三金满贯大导演,纷纷呼喊他的名字。
刘若瑛是第一次来,同样也是首次看见李艺书在戛纳的影响力,两旁都是欢呼他名字的,不由瞠目结舌道:“艾佳姐,李导在戛纳的名气好大啊。”
“那是当然的了,李导可是全球第四位、亚洲首位三金大满贯导演!”
张艾佳之前陪着去过一次威尼斯电影节(《朗读者》),对李艺书在欧洲的影响力有多大,还是很清楚的,尽管威尼斯与戛纳不同,但都是在欧洲嘛。(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