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谍战日记 - 第295章 身份(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5章 身份(求月票)
    “什么人?”
    倏地,徐为群倒吸一口凉气,用锐利的眼神死死盯着黑暗中的身影,咬牙切齿问。
    他本以为只是抓一个潜伏的地下党罢了,放上几枪,还不是手到擒来,谁想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这么一个杀神。
    尽管一脸惊愕,可此时此刻容不得他多想,他立刻拔出手枪射击。
    他快,对面更快。
    “嗤嗤嗤”
    对面双枪齐发,打的徐为群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仓皇地从枪火中逃窜着向汽车奔去。
    逃跑中,他的左腿被流弹击中,鲜血长流,犹自拼命挣扎着向前疯跑。
    刚拉开车门,就见一枚手雷“咕噜咕噜”滚落到了脚下,他惊悚地就地一滚,在轰隆的爆炸声中被掀飞出去。
    还不待他挣扎着起身,身边就响起脚步声。
    张义走上去,面无表情地扣动扳机,给徐为群头上、胸部补了两枪,一片血光。
    徐为群死不瞑目。
    “你没事吧?”
    张义压着嗓子远远问了一句,抬手看了一眼手表。
    0点15分。
    好一个峰回路转,柳暗明。
    王乃器踉跄着起身,全身紧绷的神经微微一松,狐疑地朝着张义的方向看了看,黑暗中一片硝烟,根本看不清是谁的身影。
    他试探地问:“你是美人鱼?”
    “是。”
    王乃器心里一阵狂跳,尽管早有期待,还是很激动。
    “美人鱼梅同志.”
    张义截住他的话说道:“张未林、张露萍和被捕的几名同志都经受住了敌人的酷刑考验,坚贞不屈,都是好样的,接下来他们会被转移到息烽集中营,暂时没有生命威胁。”
    “那就好组织上会想办法营救。”
    “中日战争进入关键时刻,但果党这边的反红动势已经开始高涨,最近将有大批训练有素的特工潜伏渗入边区和宝塔山,具体计划在这里。”
    王乃器浑身一震,一脸凝重。
    见“美人鱼”将情报发在地上,就要转身离去,王乃器连忙道:
    “我该怎么联系你?”
    张义脚步一顿,说:“山城大酒楼旁边有颗大树,有紧急情况你可以在树后做上标记,我看见自然会来找你.保重!”
    “保重!”
    王乃器嘴巴张了张,看着那道挺拔的身影消失在墙角,才恍然发现整个和“美人鱼”的交流中,自己完全处理一种被动的状态,他苦笑了一下,眼睛里流露出感激和敬畏的神情。
    刚才交火的枪声已经惊动了巡警,远处警笛四起。
    ‘还好,总算和他建立了联系渠道。’
    王乃器感慨着,捡起地上便衣的枪支握在手上,拿起情报立刻撤离。
    半个小时后。
    接到汇报的徐增恩怒气冲冲地来到交火现场,看着面目全非的徐为群,劈头盖脸对着善后的几个手下一顿训斥。
    “饭桶,都是一帮饭桶。
    本想在委座面前露个脸,将我们判刑的几位兄弟搭救出来,结果倒好,和姓戴的小瘪三一样,把脸伸到红党面前挨了几个耳光!人没抓到就算了,还全军覆没,丢人显眼的玩意。”
    一个手下道:“局座,从交火现场子弹的轨迹分析,对方是个高手.”
    “对方是高手,那你们是什么?歪瓜裂枣,乌合之众?”
    徐增恩不耐烦地打断手下,问:“那个红党叛徒呢?”
    伙计畏畏缩缩被拖了上来,徐增恩转头问他:
    “除了这里,你还知道什么?”
    伙计战战兢兢说:“我见过他.我可以帮你们画出那人的画像。”
    “人都跑了,要画像有屁用,山城几百万人,都是外地来的,要排查到什么时候?”
    话音刚落,他冷笑着扯过手下手中的配枪,对着伙计就是两枪。
    “砰砰”,伙计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
    “挖个坑埋了。”徐增恩厌恶地摆摆手,扬长而去。
    一夜无话。
    中统局口中的“高手”此刻正坐在办公室看着报纸喝着茶。
    猴子一脸戏谑:“处座,听说了吗?昨晚红党和中统的人在大街上厮杀,中统行动组全军覆没。”
    张义放下报纸,一脸平静:“因为什么?”
    “据说是中统捣毁了红党一个交通站,顺藤摸瓜找到了红党的联络站,谁想抓捕中中了红党埋伏。”
    钱小三嗤笑道:“肯定是情报泄露了,看来中统也不安生啊。”
    张义赞同的点头说:“中统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确实有可能泄密,再说了,他们内部那么多红党叛徒,谁知道有多少双面间谍呢。”
    他话音刚落,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是情报处处长杨荣。
    “张副处长,外事训练班发现两名中统特务,你们派人抓捕一下.”
    挂断电话,张义讶然失笑。
    临澧培训班结束后,马上成立了黔训班,此班因为班址在湘西黔阳县而得名。
    该班分为游击、情报、行动、会计、电讯、缉私六个大队,学生900余人。但这还不够,戴老板为了扩大军统的影响渗透力,又在山城本地开办了一个外事训练班。
    这些人毕业后将分配去外交部驻外使馆任职,担任国际情报员。
    但培训班对外是以军事委员会和外交部的名义招生的。
    抗战以来,各大高校西迁,组建了“西南联大”,所以学校一开始,原北大、清华和教会大学外文系的毕业生踊跃报名。
    该班招考时,两个在中统局郁郁不得志的大学生特务不明内幕,也跑来应考。
    录取后到了填写军统局人员登记表这关,两人后知后觉才发现所谓的外交人才培训班竟然是军统办的,可这个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两人虽然隐瞒了早就加入中统的事实,但人事处外调的特务很快就查了出来。
    他们虽然辩解是误入,但军统可不会轻信,直接将他们当成了奉命打入军统的奸细。
    “派人去一趟外事训练班,将这两个中统的奸细抓起来,关到望龙门看守所。”
    望龙门看守所在军统局被称为“小学”,主要用来关押军统自己犯事的人。
    如果罪行再重点,便关押到军阀修建的“白公馆”别墅改造成的白公馆看守所,这里谓之“中学”。
    死罪犯则直接押送到息烽集中营,这里被称为“大学”。
    这几个场所即便是军统大小特务提起来无不战战兢兢,提心吊胆,要是哪里出了过错,被戴老板赏一顿“大菜”,去“学校”走一趟,不死也要脱身皮。
    “是。”
    二人领命离去,张义看了一眼时间,心说,也不知王乃器撤到哪里去了。
    面馆暴露后,老董撤离及时,还算有惊无险。
    此刻他在江边的备用地点和王乃器碰头。
    “事情组织上已经查清楚了,是黔江的一个交通站出了事,交通员叛变才牵扯到伙计这里。”
    “伙计呢?”
    “根据内线提供的情报,徐增恩恼羞成怒将他处决了。”老董说着问:
    “昨晚到底怎么回事?”
    王乃器立刻将昨晚的经历叙述了一遍,将情报递上过去。
    老董慎重地阅读了一遍:“情报很重要,我马上安排人送到办事处,再由他们向老家汇报。”
    “这么说,你和美人鱼联系上了?”
    “只能说间接联系吧,或许他有自己的苦衷。”王乃器苦笑一声。
    老董琢磨了一会:“你说他到底是什么人呢?
    根据你以前掌握的情报,我们分析他是潜伏在军统内部的人,不是高层,也是靠近核心层,可这次我们出事和中统有关,他是怎么知道的?”
    王乃器也陷入了沉思,这个问题他同样想过:
    “会不会是中统奉命打入军统的人?”
    老董摇了摇头:“不像.”
    “别猜了,不管他在军统还是中统,我觉得肯定是我们的同志。
    老董说:“即便是首长也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代号,更不是苏联或者红色国际方面的。”
    “会不会是一只风筝,断了线的风筝?”
    老董顺着他的思路往下猜:
    “如果是这样,他都向你传递了这么多次情报,早就知道你红党的身份,为什么不和你相认,不和组织上说明情况呢?”
    王乃器想了想,说:“或许他有不得与的苦衷吧!这些现在不重要,总有一天会搞清楚的。”
    “汪先生,高老弟已经和日本人谈好了成立新政权的具体措施。
    另外,云南的龙某人、广东的陈某人、西川的一些地方势力和那些受委座排挤的实权人物都纷纷表示,只要您出山,愿意竖起旗帜,他们立刻汇聚到您的旗下,为您马首是瞻,有了这些人拥护,再有日本人撑腰,您的和平救国大业必定成功。”
    山城汪公馆里面,周某海侃侃而谈,“如今大局已定,是时候离开了。”
    汪某人忧心道:“外面有军统局的人时刻盯着,怎么走?”
    “这有何难?”
    周某海笑了笑说:“我看了侍从室的安排,委座到山城后要去行营演讲,您可以趁机提出去成都视察演讲”
    “你是说?”
    “不错,中枢人物非公离开,须经最高当局批准,可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要给常某人打了招呼,谁还敢拦?
    交通部长是我们的人,让他暗中准备好飞机,我们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去云南。”
    从山城到国外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条是走香江,一条是走昆明。
    而以汪某人显赫的身份无故乘机去香江,显然风险太大。
    “龙某人怎么说?”
    想要借道云南,必须征得这位“云南王”的同意。
    “我和他说先生在山城徒有虚名,很想换换环境,他表示,只要先生愿意来,他热烈欢迎,如果借此出国,他亦负责护送,没有任何问题。”
    解决了飞机和路线的问题,出行也有借口,汪某人的出走便畅通无阻了。
    如此,12月18日上午,汪某人从山城珊瑚坝机场登机,直飞昆明。
    12月21日又从昆明坐包机到了河内。
    在汪某人抵达河内的第二天,12月22日,日本首相近卫隔海呼应,发表了对果府的第三次招降申明,声称日本政府要“彻底消灭抗日之国民政府,与新生之政权提携”,以建立所谓的”东亚新秩序”。
    汪某人见日本主子公开呼应,立刻积极响应。
    他亲自起草申明,在自己派系控制的《南华日报》发报“艳电”。
    主张接受日本提出的条件,结束战争,“与日本政府交换诚意,以期复恢和平”。
    在此之前,尽管“低调俱乐部”成员多次代表汪某人和日方接触,签署各种协议,但汪某人并没有公开媾和,证据不足以说他投敌叛国。
    可此刻电文一出,汪某人一伙叛国投敌已是板上钉钉。
    顷刻间,舆论哗然,谴责声铺天盖地,汪某人瞬间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