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210章 梁王死的好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0章 梁王死的好啊~
    自程不识口中,得到‘无论如何,绝不可对东宫动兵’的答案,刘荣便于太子宫外下了车;
    留下一句‘孤再考虑考虑’,便算是结束了与程不识之间的交谈。
    回到后殿,接过葵五递上的湿毛巾,随手擦了把脸,便面带疲惫的在榻沿坐下身。
    “呼~”
    “——便算他程不识,暂且通过了考验吧。”
    “至少就目前来看,程不识这个出身东宫的前长乐卫尉,并没有倾向于东宫太后的嫌疑。”
    “此番外放边郡为戍边大将,孤也不用担心有朝一日,手握边军的程不识,会成了东宫太后的外援……”
    自顾自一番轻喃,刘荣便顺势在榻上平躺下身,感受着身下卧榻的柔软,又是悠然一声长叹。
    而在刘荣身侧,已经官至太子宫中车属令的太监头子葵五,却满是疑惑地皱起了眉头。
    “家上,信不过程将军?”
    听闻此言,刘荣不由得稍一挑眉,莫名生出些闲聊的兴致,便将上半身稍撑起了些。
    便见葵五将眉头皱的更紧了些,似是万般疑惑道:“程将军官拜太子中盾卫,是毋庸置疑的太子党羽。”
    “就算程将军有心另谋高就,也没人会相信中盾卫程不识,真的会抛弃家上。”
    “——更何况程将军为人踏实、本分,本就不大可能做出这等背主求荣的事来。”
    “家上如此试探,奴担心,会寒了属臣的心?”
    葵五疑惑发问,刘荣却是怪笑着摇了摇头。
    ——方才,刘荣与程不识在车马上的交谈,葵五是一字不落听进耳朵里了的。
    对于葵五可能生出的疑虑,刘荣也是早有心理准备。
    偏偏这些话,刘荣根本无法同旁人说起,索性便也借着这个机会,稍微宣泄一下表达欲。
    有些话,在心里憋久了,是会把人憋坏的。
    刘荣不知道如今的老爷子,以及过去的先帝、孝惠皇帝,乃至太祖高皇帝,是如何处理这些憋在心里的话的;
    但至少在刘荣看来,找个人把这些话说出口来,总好过在心里闷上一辈子。
    “孤且问你;”
    “你这个中车属令,为何能得到孤的信重?”
    刘荣话刚问出口,葵五当即不假思索道:“因为奴忠心耿耿,对家上唯命是……”
    不等葵五话音落下,却见刘荣带着怪异笑容,叹息着摇了摇头。
    待葵五面上再度带上疑惑之色,刘荣方悠悠开口道:“忠心耿耿,不是多么难得的品质。”
    “——只要孤想,那太子宫,便可以有数不尽的、‘忠心耿耿’的寺人。”
    “在那些‘忠心耿耿’,又精于媚上之道的寺人当中,你葵五,是断显不出自己忠心耿耿的……”
    ···
    “唯命是从,就更不用多提了。”
    “还是那句话;”
    “——只要孤想,太子宫就可以有无数個对孤‘唯命是从’的寺人。”
    “不单是寺人,还有官员、将帅——当今天下,有的是想对孤唯命是从,却苦无门路的人。”
    “在这些人当中,你葵五,依旧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
    语调满是轻松,却明显有些意味深长的话语,当即惹得葵五本能的焦急起来;
    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却发现刘荣这番话,自己似乎根本无从反驳。
    低头在自己身上看了看,葵五发现自己唯一能拿出手的,便是这幅强壮到有些过分的躯体。
    但正如刘荣所言:想要对刘荣忠心耿耿、唯命是从的,不只有寺人,还有数不尽的朝堂、郡县官员,乃至军方将帅。
    和那些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心情好的时候愿意讲道理,心情不好时,也不排斥同人较量一下拳脚的人相比,葵五,似乎真的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
    “甚至连普通都算不上。”
    “至少那些人,不被旁人说成是憨子、傻子……”
    念及此,葵五便难掩落寞的低下头,心中也莫名生出了危机感。
    见葵五如此模样,刘荣却是忍俊不禁的畅笑一阵,才难掩戏谑的伸出手指,对葵五点了又点。
    “你啊你;”
    “都这么些年了,还是这幅憨样儿。”
    一声调侃,依旧没能让葵五从自我怀疑的怪圈中回过神,刘荣也只得再叹一气;
    而后,才在葵五委屈巴巴地目光注视下,将自己今日所为的内在逻辑娓娓道来。
    “孤信得过你葵五,既不是因为你忠心耿耿,也不是因为伱对孤唯命是从。”
    “——孤说过了:这对孤而言,并非多么难得的品质。”
    “真正让孤能信任你的原因,是你葵五离不开孤——离了孤,你葵五便活不了。”
    这一下,葵五倒是满脸认可的点下头。
    “若家上有个差池,奴自然是要随家上而去。”
    “便是将来,家上百年,奴也是要到皇陵脚下,给家上守灵的。”
    见葵五认认真真说起日后之事,刘荣自免不得又是一番失笑。
    含笑思虑片刻,方继续道:“没错。”
    “无论将来,孤是大权在握,还是失势落寞——乃至一命呜呼,你葵五,都是要紧随于孤左右的。”
    “——不单是因为你葵五愿意这么做,也同样是因为你葵五,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不得不这么做。”
    “就算你想弃孤而去,另谋高就,也绝无可能。”
    ···
    “所以,孤信得过你。”
    “因为你——葵五,与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孤得势,你葵五鸡犬升天;”
    “孤失势,你葵五,也断没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听到这里,葵五也总算是隐约明白了什么;
    眼神请示过刘荣,得到刘荣‘说说看’的允准,便试着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在家上看来,程将军,却并非这样的人。”
    “——家上得势,程将军能否沾家上的光,得看家上愿不愿意任用程将军;”
    “家上失势,程将军是否会被家上牵连,也要看程将军愿不愿意誓死追随家上。”
    “若是愿意,那程将军便会被家上牵连,轻则前途黯淡,重则身家性命不保;”
    “若不愿,那依程将军之才,想要另谋出路,也并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憨子难得开一回窍,刘荣面上自是难掩喜色。
    笑着点下头,表达了对葵五的认可,便也顺势接过了话头。
    “你葵五,是寺人。”
    “尤其还是孤最信重、最体己的寺人。”
    “孤在,你葵五对旁人而言,倒还有个‘打探太子宫深浅虚实’的用处;”
    “但若孤不在了,你葵五于旁人,便再也没有了半点价值。”
    ···
    “程不识不一样。”
    “——程不识是武人,而且是当下,我汉家数一数二的大将!”
    “这样一个人,只要愿意,就有的是人敞怀留用,甚至是奉为座上高宾。”
    “更何况程不识,曾做过长乐宫卫尉——在东宫太后那里,程不识也是能说上两句话、吃上一碗茶的。”
    “真要有一天,孤失了势,程不识进则可改换门庭,为太后门下掌兵大将。”
    “——有我汉家‘以孝治国’的大策在,程不识委身于太后门下,也不会有人说程不识背主。”
    “退,亦可置身事外,就此隐入行伍之中,为一宿将。”
    “就算他程不识,曾为太子宫中盾卫,也不会有人——至少太后不会因此,而觉得程不识不可信任。”
    说到最后,刘荣已经是累的睡眼朦胧,语调中,都难免带上了些许梦呓的意味;
    可即便是如此,刘荣也还是没忘道出最关键的一环。
    “就算抛开这些不说,将官外放边地,掌一郡军、政,也总是要考察一番的~”
    “——程不识这种大将,若是真豁得出去,哪怕跑去草原,也能在匈奴单于庭占据一席之地。”
    “一如太祖高皇帝年间的韩王信,以及至今,都还被我汉家保留着‘长安侯’之爵的燕王卢绾。”
    ···
    “这样的人,孤不能寄希望于他的德行、操守,又或是对孤、对我汉家的忠心。”
    “今日这番试探,也不过是看看他程不识考虑问题时,究竟是会把自己放在首位,还是把自己和孤放在一起——放在荣辱以共的位置,为孤谋划。”
    “最后的结果,倒还算让孤放的下心。”
    “至少暂时放的下心……”
    脑海中最后一丝清明,支撑着刘荣道出这句话,刘荣便疲惫的抬起手,示意葵五退去。
    ——过去这三年,刘荣都被繁杂的政务,压得连口气都喘不舒坦。
    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的疲惫,都已经压得刘荣精疲力竭。
    只是葵五得了令,却并没有立刻退去,而是颇有些不知趣的多问了一句:“明日,殿下几时入宫?”
    却见卧榻之上,传来刘荣疲惫不堪,更带上了满满困倦的应答声。
    “明日,孤休沐。”
    “午时前后,走一趟故安侯府。”
    “——老丞相,快不行了……”
    “不行了……”
    ·
    ·
    ·
    ·
    夜半时分,圆月当空。
    整座长安城,除了一如往常灯火通明的尚冠里,便都已陷入无尽的黑暗之中。
    未央宫宣室殿外,瞭远台外侧的护栏内,天子启却悠然自得的躺在摇椅上,时不时将身上后被往上拉些,目光却投向了北城的黑暗中,仅有的一处零星光点散布之处。
    “拿太后试程不识~”
    “嘿;”
    “这小子……”
    “也不知道该说他艺高人胆大,还是当真有恃无恐?”
    似是自言自语的话道出口,天子启便淡笑着摇摇头,目光仍投降宫门外,与未央宫一墙、一街之隔的太子宫;
    手却是在身侧轻轻一摆,示意身后黑影坐下身。
    待周仁领命上前,将半边屁股落在天子启身旁的另一把摇椅之上,天子启这才将目光从宫外收回。
    “卿以为如何?”
    “——太子试探程不识的方式,是否太过火了些?”
    “万一今日之事传到了东宫,那可就是在太后的怒火之上,再添了一把柴……”
    天子启话音落下,周仁原本还带着些许严肃的面容之上,却是当即绽放出一抹灿烂笑意。
    就好似天子启的担忧,对于周仁而言,却根本算不上什么。
    “程不识为人呆板,最重‘规矩’二字。”
    “想来,太子也是对此了然于胸,才敢拿着太后——甚至是兵围长乐这般骇人听闻的说辞,来试探程不识对自己的忠心。”
    “——毕竟程不识此番外放,除非犯下大错或立下大功,从而被陛下提前召回长安;”
    “否则,召程不识回长安述职的,便大概率不会是陛下了……”
    周仁此言一出,天子启当即默然。
    召边将会京述职,是天子特有的权利,连太后,乃至太皇太后都无权代劳。
    周仁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程不识此番外放,召程不识回京述职的人,大概率不会是天子启。
    这句话的意思,天子启不可能听不出来。
    “是啊~”
    “除非程不识立下大功,或犯下大错……”
    “嘿;”
    “程不识那榆木脑袋,是不可能立下大功的……”
    “更不可能犯下大错………”
    略带戏谑,又莫名有些唏嘘的发出一声感叹,天子启冷不丁探出手,将手腕裸露在了周仁面前。
    几乎是在周仁上手搭脉的同一时间,天子启不带丝毫感情的询问声,也惹得周仁心下不由的一揪。
    “还能有个一年半载?”
    “又或是八九个月……”
    绕是对答案熟稔于心,周仁也还是认认真真把了好一会儿脉;
    得出不出自己预料的结论,也还是不忍心把真相说出口。
    “朕,知道了。”
    “自己的身子骨,朕又怎么会不知呢……”
    ···
    “哈~”
    “——梁王死的好啊~”
    “若不然,朕免不得要费些心思……”
    看着天子启强作淡定的将话题刻意引开,周仁只当即红了眼眶;
    虽未垂类,却也嗓音沙哑着嘀咕了句:“陛下,本该听家上的话。”
    “若是严忌酒、色,陛下本不会……”
    周仁话说一半,便见天子启满是洒然的一摆手;
    制止了周仁说出后半句话,索性便站起身,将身上厚被丢在摇椅上,旋即便将双手背负于身后,上前走到护栏内。
    眺望向太子宫那零星几点星火,悠然长叹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呐~”
    “都到了这把年纪,若是连酒、色都不能随心所欲,朕就算是苟活,又有什么意思?”
    “——那小子要朕活,要朕多扶那小子几年。”
    “朕知道。”
    “但朕,总不能只为他混小子活?”
    “更何况如今,那混小子,也不大需要朕这幅苟延残喘的身子,再去‘扶保年少之君’了……”
    ···
    护栏内,天子启自顾自说着什么,话里话外,却都不外乎刘荣已经不需要自己了之类;
    而在天子启身后,周仁虽也已从摇椅上起身,面上却不知何时,挂上了两行泪痕。
    “博望苑那边,查的如何?”
    “——那混小子的虎贲卫,到底是个什么路数?”
    见天子启问起正事,周仁饶是哀痛不能自已,也还是不得不强打起精神。
    了好一会儿,才把哭腔强压下去,又沉吟组织一番语言,才低声道:“博望苑内,由少府直接管控的鲁班苑,大体是一处秘密作坊。”
    “过去这几年,鲁班苑主要改进了高桥马鞍、双边马镫,以及马蹄铁的工艺。”
    “——根据鲁班苑令,故少府大匠秦干所言:如今的马鞍、马镫、马蹄铁,匈奴人至少无法轻易仿制了。”
    “尤其是马蹄铁,除非匈奴人得到原样品,以及制作过马蹄铁的汉匠,否则,没个三五年的时间,就很难用到战马之上。”
    “至于高桥马鞍、双边马镫——工艺实在太过简易,前者是内木外皮的马鞍,后者是麻绳下挂着金属环,匈奴人就算无法完全还原,也能很容易就得出相近的仿制品。”
    “太子意:关于战马三件套,还是应当遵循陛下早年的意见:至少要靠着‘我有敌无’的优势,打下一场大胜仗。”
    “之后,便大抵会是‘我有敌也有’了……”
    ···
    “除了马鞍、马镫、马蹄铁外,鲁班苑还在研制其他的新型武器——戈、矛类长兵,刀、剑类短兵,及长弓、巨盾皆有。”
    “但对于鲁班苑制作的兵器,太子很注意忌讳——凡是和兵器有关系的东西,都从不私自带离鲁班苑。”
    “至于其他的农具,如水车、曲辕犁之类,也是在陛下有过旨意后,才遵诏处置……”
    汇报过刘荣的秘密基地:鲁班苑的状况,周仁又简单提了一嘴即将设立的虎贲卫。
    “虎贲卫,与羽林卫是一个路数——以关中出身,父祖死王事之英烈遗孤充为兵员,自幼操练成军。”
    “除了吃食粮饷的规格,可以比肩,甚至超出南、北两军之外,羽林、虎贲列装的军械,都以地方郡县冬训为参照,以木制仿兵为主。”
    听到最后,天子启终是缓缓点下头,不再对刘荣的博望苑抱有过多担忧了。
    “这几年,混小子学了不少东西。”
    “只是再怎么着,也没让朕——没让朕这个‘太上皇’心里,生出哪怕半点不舒服。”
    “想来日后,也不至于因为年轻气盛,便着了太后的道……”
    说着,天子启便缓缓侧过身,对周仁微咧嘴一笑,旋即便含笑垂泪,坐回到了摇椅之上。
    刚闭上双眼,耳边便传来周仁迟疑地询问声。
    “陛下,是因为太子羽翼丰满,日渐长成,而感到动容吗?”
    “——朕的弟弟死了。”
    直白无比的一问一答,却是让周仁疑惑更甚。
    “陛下方才,不是说梁王死的好?”
    却见天子启轻颤着唇,似哭似笑的咧起嘴,别过头去,将泪水藏到了周仁不再能看到的角度。
    只语调中,已带上了明显的哽咽哭腔。
    “梁王死了,朕很高兴。”
    “但朕的弟弟,也死了。”
    “朕唯一的弟弟,也死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