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375章 难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5章 难题
    张掖、酒泉、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祁连山麓,东西长度朝一千公里。
    此地人烟稀少,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常年被匈奴人所占领。
    虽说西汉便在酒泉地区设置关卡(嘉峪关),但东汉自西凉动乱以来,便少有士兵驻扎守关。
    如今,逐渐壮大的鲜卑逃出新汉边境,匈奴更不敢对新汉呲牙,俯首称臣。
    这使得大肆修建轨道成了可能,但也仅限于可能。
    因为从武威郡出来,石材就变得稀少,石板路难以为继,再加上粮草辎重运输成了巨大的难题。
    西北多风沙,平日里行走就比中原地区难,更别说遇到恶劣天气,那真是难上加难。
    因此,诸葛亮第一次遇到大难题。
    到底是坚持之前的经验,同时修建石板道和车道,还是另辟蹊径,寻求新的突破。
    奈何建设局规划部门老大庞统再东北干得如火如荼,眼下诸葛亮没办法求助于他人,只能靠自己。
    好在这几年诸葛亮也不是白忙活,加之其本身并不比庞统差到哪去,这点小事,还不至于兴师动众。
    很快,诸葛亮便有了初步规划,来找建设局局长鲁肃商议。
    “鲁局,我意征用附近匈奴、羌人等氏族为运输队伍,汉民则以黄土为材料砌砖铸石,在金城再开一座砖石厂。”
    面对诸葛亮的提议,鲁肃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深知诸葛亮不仅才智过人,更有着独到的眼光和深远的考虑。金城地处边陲,与匈奴、羌人等氏族相邻,若能巧妙利用这一地理与人文优势,无疑能大大加快工程进度,同时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实为一举多得之策。
    “孔明啊,你此计甚妙。征用匈奴、羌人等氏族为运输队伍,既能解决人力短缺的问题,又能增进我们与周边民族的友好关系,可谓一举两得。至于以黄土为材料砌砖铸石,更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本地资源,降低了成本。不过,这其中涉及到的民族政策、劳工权益以及砖石厂的技术支持等问题,还需我们细致规划,确保万无一失。”
    诸葛亮闻言,微微一笑,他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轻轻展开在鲁肃面前:“鲁局所虑极是,我早已有所准备。这份计划书详细列出了招募氏族劳工的流程、待遇保障、安全培训措施,以及砖石厂的选址、技术引进与环保标准等各个环节的详细规划。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持着公平、公正、互利共赢的原则,定能赢得各族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鲁肃接过册子,细细阅读起来,越读越是点头称赞。他抬头望向诸葛亮,眼中满是欣慰与期待:“孔明,你果然不负众望。有了这份详尽的计划,我们的项目就有了坚实的基石。我立刻组织相关部门开会讨论,争取早日将这一方案付诸实施。金城的建设,有你这样的智者在旁辅佐,何愁不兴?”
    “只是…”鲁肃皱眉道:“羌人、匈奴难以驯服,孔明可有妙策?”
    诸葛亮微微一笑,羽扇轻摇,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鲁局所虑极是,羌人、匈奴之民,性情豪迈,生活习性与我中原大异,若以强硬手段治之,非但难以收效,反可能激起更大的反抗。故而我之计,在于‘心治’而非‘力治’。”
    “首先,当以诚相待,派遣使节深入其地,宣扬我中原之和平意愿与繁荣景象,展示我朝之广阔胸襟与包容之心。同时,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与困难,无论是农耕技术、医药知识还是生活物资,我们都应尽力相助,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善意与关怀。”
    “其次,加强文化交流,举办互市与节庆活动,让两族人民有机会面对面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通过歌舞、手工艺品、美食等文化元素的展示,让彼此的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减少隔阂与偏见。”
    “再者,利用我中原之先进技术,帮助他们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可以派遣工匠、教师前往指导,传授农耕技术、建筑技艺以及识字读书之法,让他们看到与我们合作带来的实际利益。”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需建立公正的治理体系,确保各族人民的权利得到平等对待。无论是法律制定还是官员选拔,都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确保公平公正。同时,设立专门的调解机构,处理民族间的纠纷与冲突,维护地区的和谐稳定。”
    “如此,以心交心,以情动人,再以利相诱,以法为纲,羌人、匈奴之民自会心悦诚服,与我大汉共谋发展,共创繁荣。”诸葛亮一番话,如春风化雨,让鲁肃心中的忧虑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信心与期待。
    鲁肃满意地点头,随即皱眉说道:“羌人、匈奴等氏族好解决,可所需的粮草辎重恐怕又要再上一个台阶,此事,陛下怕是不会同意。”
    诸葛亮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者的光芒,他轻摇羽扇,缓缓道:“您所虑,亦是亮之所思。然则,世间之事,非唯力取,更需智得。陛下之忧虑,无非在于国库之充盈与民生之安康。吾有一计,或可解此难题。”
    “首先,当行屯田之策,于边疆之地,招募流民与少数民族勇士共同放牧,既可增加肉食产量,又可安定民心,减少边疆之乱。再者,河西走廊也是一片沃土,美洲种子未必不可种植。”
    “且我观此地日照充沛,陛下一直推广种植,却收获甚微,倒不如在此地多多尝试,若是成功便是大功一件,便是失败也没什么损失。”
    “此外,还需加强与西域等地的贸易往来,丝绸、茶叶、铁器皆为我大汉之瑰宝,换取马匹、珠宝及他国特产,不仅可充实国库,亦能展现我大汉之强盛与开放。”
    “最后,加强税收管理,实行轻徭薄赋,让利于民,但对奢侈浪费、囤积居奇者严惩不贷,确保税收公平合理,用之有道,方能真正富民强国。”
    言罢,诸葛亮目光深邃,望向远方,仿佛已看见那幅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繁荣的壮丽画卷。
    鲁肃听后,心中豁然开朗,对诸葛亮的智慧与远见更是佩服。
    “然则,此事颇费时日。”诸葛亮继续说道:“今日我找您便是为了此事。”
    “我意不必禀报陛下,咱们这边先做试验,若是功成再上报也不迟。”
    当时,鲁肃的眉头就皱起来,扭头看向诸葛亮对眼神都不对了。“诸葛副局长!”鲁肃严厉警告道:我知你一向智谋过人颇有主见,这既是你的优点,也是你致命的缺点!”
    “我在此敬告于你,若是将来想要登上高位,事无巨细都要向陛下禀报才是你必须要学会的习惯,当今陛下最不缺的就是你这样的聪明人,但最恨的也是你这样喜欢擅作主张的聪明人!”
    “言尽于此,听不听在你!”
    诸葛亮闻言,诸葛亮微微一笑,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他轻轻拱手,向鲁肃行了一礼,语气平和而坚定:“鲁局长教诲,亮铭记于心。确实,身为人臣,忠诚与谨慎并重,尤其是在这风云变幻之世,更应谨言慎行,以免误了国家大事。然而,亮以为,智慧之用在于审时度势,灵活应变。若事事皆需上禀,恐错失良机,于国不利。”
    “亮非不知规矩,亦非欲擅权专行。此次试验,实乃关乎国家科技之进步,民生之改善,若成,则利国利民;若败,亦不过小试牛刀,无损大局。亮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此番行事,必会周密筹划,确保万无一失,且一旦有所突破,即刻上报陛下,共享喜悦。”
    “再者,亮深知陛下胸襟宽广,慧眼识才,对于真正为国家社稷着想之臣,必能明辨是非,不以小过而掩大德。亮所求者,非个人荣辱,乃天下苍生之福祉。望鲁局能体谅亮之苦心,共谋国事,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说完,诸葛亮转身望向窗外,目光似乎穿透了重重宫墙,落在了那片广阔无垠的天地间,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坚定信念。
    鲁肃望着他的背影,沉默片刻后,叹了口气道:“罢了,看在共事多年的份上,我帮你最后一次。”
    “陛下那儿的奏章我来写,事情你自己去办吧,但要让所有人都配合你,我必须要得到陛下准许才行。”
    诸葛亮闻言,缓缓转过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与敬佩。他深知鲁肃此举的艰难与牺牲,不仅是在朝堂上为他铺路,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之上。他躬身一礼,语气诚恳:“兄高义,亮铭记于心。此番若能成功,不仅苍生有幸,亦是亮与兄情谊之见证。”
    “只是,”诸葛亮话锋一转,眉宇间透露出几分忧虑,“此事非同小可,需周密部署,不可有丝毫差池。亮虽有意改革,但朝中阻力重重,更不乏别有用心之徒。子敬兄在朝中威望甚高,还需你从中斡旋,以保计划顺利推进。”
    鲁肃点了点头,面色凝重:“此事我自有分寸。不过,你也要注意安全,毕竟,树大招风,你近来所为已引起不少人的注意。记住,真正的智者,不仅要能运筹帷幄,更要能保全自身,以图后事。”
    诸葛亮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挑战的坦然:“兄所言极是,亮自会小心行事。为了减少风险,亮倒是有一策,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鲁肃好奇地问道:“何计?”
    诸葛亮微笑地说道:“南阳王!大皇子!”
    鲁肃立马明白诸葛亮的意思,喜形于色道:“走!随我一同去见一见。”
    两人并肩步入府邸深处,穿过曲折的回廊,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稳而坚定。鲁肃心中暗自钦佩诸葛亮的深谋远虑,知道这位年轻智者所提之策,定非寻常。
    “南阳王,性情温厚,素有贤名,且对治国理政抱有独到见解。若得他支持,不仅可避锋芒,更能为日后大业铺路。“鲁肃边走边分析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诸葛亮轻轻点头,补充道:“然也,但南阳王性情淡泊,不易为权势所动。我们需要的是,既能展现诚意,又能触动他心之所向的策略。或许,可以从他关心的民生问题入手,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以此作为合作的契机。”
    鲁肃闻言,更是赞不绝口:“妙哉!此计若成,不仅可保你我周全,更能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真乃一举两得。”
    说话间,两人已至南阳王书房前。门外侍从见是鲁肃与诸葛亮联袂而来,不敢怠慢,连忙通报。片刻后,书房门开,一位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子迎了出来,正是南阳王。
    “鲁局长,诸葛副局长,有失远迎,请。”南阳王刘协的声音温和而有力,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
    三人步入书房,分宾主落座。诸葛亮环视四周,只见书房内简朴而不失雅致,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典籍,显然南阳王是一位好学之人。他心中暗喜,知道此行的把握又多了几分。
    “大王,我二人此来,实有要事相商。”诸葛亮开门见山,语气诚恳而坚定,“亮闻殿下心系苍生,对治国之道颇有见地,故斗胆献上一策,望殿下能垂听一二。”
    南阳王刘协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好奇与期待,微微欠身道:“愿闻其详。”
    于是,诸葛亮开始缓缓阐述他的策略,从减轻百姓赋税、兴修水利、鼓励农耕到改革吏治、选拔贤能,每一项都切中时弊,直击要害。南阳王刘协听得频频点头,不时插话询问细节,显然已被诸葛亮的见解深深吸引。
    一番谈话下来,刘协也知道这是好事,两人拉上他跟金临,一方面是要二人背书,另一方面也是给金临一个大功劳。
    而且这件事本身风险不大,受益却很高,血赚。
    于是刘协没跟金临商量就答应下啦:“此事包在本王身上,陛下定会同意二位的治国妙计。”
    三人皆大欢喜。
    事后,金临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要求刘协下一次带他一起商议,刘协无有不应。
    金临这一举动,说明曾经聪明伶俐的那个三弟回来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