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 - 故园(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lt;萧珩gt;
    “我喜欢看人玩双陆,尤其喜欢看打马的那一下,两子同梁相撞,后来者居上,一出明目张胆的鸠占鹊巢,实在百看不厌。我身边的大伴是个中好手,据说他擎小儿听摇骰子的动静长大,闭着眼睛都能猜出点数。可当我问他是掷骰的本事当先还是视彩行马的算计重要,他却回道,‘我的殿下,您就算次次掷出浑花准六,十五子儿跑得七七八八,凡梁上落单遇敌马被打回了城,照样得老实蹲在原地候彩归位,运气不好,眼睁睁看人拈尽马赢双筹,那也不是新鲜事。’
    我那时七八岁的年纪,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宫里是顶天的富贵窝,喝口茶得十来个人求着伺候,若碰到子息不丰,一男半女就真和龙窝凤堆里的金蛋无异,纵观前史,养废的比比皆是,能熬到最后出人头地的又何止当家那点子能耐。掐尖冒头是赶着找死,大智若愚乃一时之计,至于上策......无非以逸待劳,顺水推舟。
    皇兄对我的感情和他本人一样,时而清明时而糊涂。只要不牵扯到长秋宫,他就是臣子心里尽善尽美的国储,是父皇眼中尊上守礼的子侄,是白璧无瑕的君子,是慈名无双的兄长。
    少时虽因出身经过一段举步维艰的日子,然于外有以温太傅为首的先朝肱骨群策群力,于内有母后稳坐中宫,甚至在他一头缩进咸阳宫里垂泪嗟叹的时候,也是父皇肃治内廷,以妄议国政的罪名狠狠杀了一批宫人。
    年岁稍长,他或许意识到拥有的一切是以此消彼长的形式从另一个人手中掠夺过来的,但这认知十分有限,他看不见更多的身外事,只一味顾影自怜,沉浸在无用的痛苦中,肆意践踏着一颗颗捧到他面前的真心,挥霍着唾手可得的权力,追逐在镜花水月身后,离命运安排好的馈赠渐行渐远。偶尔停下回顾过往这条平坦的道路,也会得意,也会警惕,也会高高在上地,替母后施舍给我一些无足轻重的感情。
    皇宫里有天底下最尊贵的男人女人,也有最纯粹浓烈的爱而不得和一往情深。我身边围绕着的男男女女,无不是落入情之一字的陷阱,为了眼前一小片天空的阴晴云雨辗转反侧,日夜投身佛学经法以求解脱,到头来谁也不记得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所以我从不执着于任何人、任何事,只在该敛锷韬光时且战且退,该锋芒毕露时顺势而为。因为皇兄他走的就是这样一盘棋,开局即是重色浑花满堂春,高歌猛进一往无前,眼看末梁马出,将要先赢一手,却猛然发现棋盘上无分你我,有的只是他和他的心魔。”
    ******
    昭元十五年的暮春,宫中连办两场白事,整个冬天挨着过年都是凄冷哀清的,好不容易诸事停妥告一段落,里里外外盼着能松一口气,祛祛身上的丧味儿,厉帝这一病,又闹得人仰马翻。
    前些日子有官员上奏请示,说皇后的梓宫停灵太久,眼看天气回暖,还是早早安排奉仪棺椁送入地宫,不然山长路远的,耽搁又是一年。这人是个刚刚外放回京的小官,无门无派无根无脉,被人撺掇当靶子试探还乐得以为捡到两枚大钱。
    结果厉帝当朝大发雷霆,在众人面前不顾身份指着鼻子破口大骂,甚至一脚踢翻桌案,高高立在陛级上,怒吼着要将此人拖下去杖毙诛族。
    阶下跪了一群抖如筛糠的红色鹌鹑,脑门紧贴着金灿灿的地砖,谁都不敢先出头,还是大太监离得近,听见喘声不匀才悄悄掀了眼皮去看,一看不得了,立刻扯开嗓子尖叫,连滚带爬扑过去献身,当了回救驾有功的人肉垫子。
    厉帝一倒下,无数双眼睛紧接着黏上来,谄媚的、殷切的、打量的、比较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想甩都甩不脱。萧珩倒不觉得这种明目张胆的图谋有什么不好,能把野心放在脸上的人才好拿捏,若个个儿都跟自己似的,日后猜来猜去就够费神,还提什么君臣一心。
    经此一事,许多冒头的心思也歇尽了,与其想发设法把自家闺女塞进宫,盯着继后的位置眼馋,不如在萧珩这个正统身上使使劲,卖个巧儿,毕竟过去十几年厉帝膝下只有一子,将来即便梅开二度,也不会再有身份地位能越过萧珩的人选。
    至于靖后的棺椁,厉帝打定主意要和她当地上地下的夫妻,不顾先来后到长幼序位,给长陵先帝那里送去一套旧衣冠,而真正的遗骨在帝陵修筑完工前暂时安置于静宁殿,那里算是整个长秋宫硕果仅存的,没被大火波及到的地方。
    这一日萧珩先去看过宫殿的修缮进程,给母后上了一炷香。本想在静宁殿里坐着歇口气,躲一躲人,谁知厉帝对靖后爱得疯魔,连最讨厌的秃头和尚也能忍了,大手一挥召来三十六个,比先帝给太子祈福的声势还要浩大,面对面坐在蒲团上拨珠念经,没白天没黑夜,一念就是小半年。萧珩屁股还没挨到椅子就想打哈欠,忍着困意站在门边听了会儿,听得两眼僵直面目呆滞,还是皇帝近身的小太监来请,及时救他于水火之中。
    说是救,也不尽然。
    靖后一去似是带走了厉帝的半条命,虽说每日上朝议政一如既往,可近身的宫人和萧珩心照不宣,眼看着他一天天垮下去。入春后小毛病不断,原来不见端倪的沉疴旧疾像是商量好了卷土重来,寝殿里的药炉子自搭上就没撤下来过。太医院的方子也换了四五个,一个赛一个的苦,有几回萧珩就站旁边盯着煎药,想看看到底真是良药苦口,还是有人存心谋害皇帝,趁机往里边扔臭鱼。
    身上的病尚能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心里的病就只能眼泪和血往肚子里吞。不过厉帝从金阶上一头栽下倒是摔醒了脑袋,悠悠转眼见到立在床边与靖后三分相似的萧珩,一双凤目深邃幽黑,两片红唇不笑似笑,不说话也不动弹时,霜白的脸蛋仿佛能结出冰来。当下握住他的手哭得不能自己,劝都劝不停,打那日起,福宁殿少了谁都不能少了萧珩。连太医都说,有大皇子陪着,圣上的精气神也一点点回来了。
    萧珩乐意做个孝子,可这并不意味着他愿意每日花费两三个时辰去听厉帝翻来覆去讲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故事。比如他当年带兵南下途径鹭洲,被当地名门靖氏奉为座上宾,接着对靖女一见钟情,本想打了胜仗上请赐婚,升官娶妻双喜临门,没想到一来一去,王妃变王嫂,还是他亲自护送进的京,一路上心被扎得鲜血淋漓,喜酒都没喝就马不停蹄赶回封地疗愈情伤。直到先帝病危,写信请他来坐镇中军,杀一杀摩拳擦掌的佞臣威风,也震一震虎视眈眈的藩王野心,没成想他不仅坐了,还一坐十几年,继承了皇位,顺便连皇后太子也一起继承。
    萧珩每每听到这一段阴差阳错都不禁对未曾谋面的先帝生出好奇,等过上七八十年还想亲自问问他,看见身旁摆着一桩空棺木是什么心情。
    厉帝也曾是杀伐果断说一不二的性子,经此一遭受了大打击,人变得颓丧又脆弱,围在被子里显出几丝老态。碰巧温太傅在外求见,他眼睛也不抬,盯着被面上的一只仙鹤发呆,萧珩见状便做主点了头。
    看到屋里多出一人,温太傅并未慌乱,抿了抿胡茬,沉声道出来意。
    原来是给先太子定谥号一事。靖后的谥号是厉帝亲自写在牌位上的,仁懿思皇后,每个字都是上谥,不管后世怎么想,反正眼下满朝无人敢有异议。轮到舍身救母的萧允,下面的人见厉帝不发话,也不好擅自揣测圣心,选了几个不错的字,赶在棺椁移宫前送来过目。
    温太傅话毕,兀自拱袖垂首立在角落,听厉帝语气怏怏不轻不重地问了两句,竟是推给萧珩抉择。后者思索片刻,拿笔勾了孝元二字,又在“襄”上画了一个圈。
    “善事父母曰孝,至善行德曰元,皇兄的谥号不如就定为孝元。父皇曾许诺将襄洲予我作封地,珩感念兄长手足情深,又惜身后无人照料,恳请圣上将襄洲划为先太子属地,令其享百年香火供奉。”
    此话一出,温太傅身形一颤,头埋得进胸前,耳朵却直直竖起。
    “准了。”
    饶是心里有准备,亲耳听到又是另一回事。他从宫侍手中接过纸笔,借势与正噙笑看过来的少年对视一眼,一时间百感交集,既怅惘又心有余悸,高举着双手躬身离去。
    萧珩目送他退出外殿,扭头发现厉帝正一瞬不瞬地审视自己,于是侧头勾勾嘴角,反问道,“父皇不喜?”
    厉帝的眼睛在那一抹尖尖的下颌绕了几圈,不知想起什么,侧过身往被子里一缩,嘟嘟囔囔是要睡了。
    萧珩替他掖紧被角,刚要起身,被一声疲惫且清晰的叹气留住脚步,
    “本该是你要去的地方,如今允替了你也好。你年纪小,走那么远的路,朕忍不下心。”
    父子两个背对背,说着彼此心知肚明的话,就算看不见脸,也知对方是一副什么样的神情。时隔近五个月,萧珩终于露出一丝释然的笑,他明白厉帝的言下之意。活人和死人,过去和现在,他还是做出了选择。
    走到殿外看见一直在门边徘徊的身影,他主动上去打了招呼,
    “温大人还有事要禀?父皇歇下了,不如明日再来?”
    老人这回没有僭越,后退一步从袖中掏出封信,恳请萧珩替他转交给先太子妃。得了应许后也未借机攀谈,毫不留恋地转身告退。大伴望着他那一走三抖的背影啧啧咂舌,直叹老大人年纪一把,朝事家事一个不落。
    萧允卷起薄薄的信封敲了敲他的头,似笑非笑道,“你是真傻,还是骰子掷多了,把脑子也丢了出去?”
    大伴故作委屈,“殿下冤枉人,奴才早就金盆洗手,与那玩物丧志的东西一刀两断啦。”
    两人边走边说,也不知怎的,宫里的花儿啊树啊还是那些,抬头看,天也是四四方方的一块,可就是有种说不上来的焕然一新。
    萧珩越走越慢,到最后干脆脚底生根,闭着眼睛不知在想什么。
    “殿下,殿下?”
    他吁出一口浊气,眨了眨眼感慨道,“好一场艳阳天。”
    说罢斜过头,睨向身侧的小太监,“你刚刚问我什么来着?”
    那人虚心求教,“温大人,温老大人。”
    萧珩长长“哦”了一声,掰着指头开始传道授业,“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人岁数上去了,就爱惦记点儿别人家的事。你当他有心记挂子孙,他是变着法儿和你主子我示好呢。”
    “温家两个孙女,一个嫁了先太子,一个嫁去了鹭洲林家,都是一胎生出来的,出身长相一模一样,你说差距怎么这么大?”
    小太监摇头。
    “笨,”萧珩又敲了一记,“这叫迂回之策。先太子长我十岁,及冠才定的亲,他是等不及我成人,又变不出第三个适龄的姑娘。林家虽只够二流,有一点却是连这满京头等富贵拍马也赶不上的——那是靖家的姻亲,母后的外家,老东西舔着脸誓要和宫里沾亲带故,靖家被他说动,本来计划这回上京奔丧顺道再送个女儿来,父皇能看上最好,看不上就塞给我,哼,区区把戏能算计得了谁?”
    说话间咸阳宫近在眼前,萧珩背着手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往日里早有眼尖的宫人喜面相迎,今日风吹过匾上的白幡摆了几摆,迎面而来的除了寂寥还是寂寥。
    他大步跨过门槛,目不斜视走进后殿,有搬箱擦桌的宫女见他一身素色不掩矜贵,急急忙忙下跪问安,那模样似是膝盖挨着地才想起来他是谁,精明劲儿也随着阖宫的热闹一扫而空。
    他止住下人要通传的举措,把大伴留下,独自一人拐进了内室。
    温沅坐在靠窗的桌边一动不动看向外。
    这半年来回回见到她都是一副鬓边戴孝,不施粉黛的素净打扮。屋里横七竖八地摊着几个收拾了一半的榆木箱子,他绕着明堂走了两圈,发现人去楼空不外如是。
    见有人来,她也只是稍抬了下眼,面前一杯八分满的茶早就凉透了。
    萧珩拨了拨栽在花盆里的树枝,问道,“是庭中的那棵紫荆?”
    她点点头,依旧一语不发。
    他也不觉尴尬,在她对面坐下,卷起袖子倒了杯茶,隔着三尺宽的桌面把信递出。
    “温大人托我送来,想必知道你近日要扶棺离京,担心此后没有机会再见。”
    温沅充耳不闻,整个人似是被塑在椅子上,除了睫毛时不时翕闪,浑身上下连风都吹不起波澜。
    “我倒觉得他多此一举,方才在福宁殿替兄长请封了一块藩地,正是襄洲。你以后若不想守在长陵,也可以去那儿定居。”
    萧珩说完,想了想没有其他要交代的,仰头喝干茶水准备告去。他没指望温沅会搭理自己,所以听到沙哑的女声蓦然响起,起身的动作都散发着意外。
    “我那日去长秋宫,没有提过佛塔一字。”
    见她说起那件事,萧珩心中并无触动,面不改色靠在椅背上,重新沏满茶杯。
    温沅始终没有瞧他一眼,外人看去也不像是在和他说话。她怀抱双臂,隔了许久一张口,却是未语泪先流,两行无色的痕迹被一阵细风吹过,很快干涸在冰冷的脸上。
    “为何是我呢?”
    她在齿间细细嚼着这个问题,一遍又一遍,从疑问到平静。
    “为何是我。”
    那句因写进了她姊妹二人的名字从而分割出截然不同的命运的诗在喉口转了两转,还是被他咽进肚子,留下最后一点体面。
    他不说,她也不问了,而是久久望向窗外。久到萧珩也随着她的视线看向清澈蔚蓝的一片天。
    “皇嫂在看什么?”
    “喜鹊。”
    “喜鹊?”
    “......嗯。”
    春去也。
    lt;完gt;
    ————————————————————————
    时间线:
    元德六年:冬,萧允出生
    元德七年:慈济入宫,修筑佛塔
    元德九年:慈济离宫,汀洲留下
    元德十三年:夏,哀帝去世,厉王入京,萧允在长秋宫里看到靖后被皇叔xx,偷窥又被厉王发现,之后眼睛就半瞎了——预想里是一种下意识的躲避和求生心理。(第四章萧允独白回忆、第一章part2的梦境都对应的是这一段)
    昭元二年:春,萧珩出生,萧允眼睛重见光明。(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萧允part是连贯的,表示了他对萧珩前后态度改变的原因)
    昭元十一年:厉帝立储,汀洲离去,同年被烧死在塔里
    昭元十二年:温沅入宫
    昭元十四年:夏,第二章温夫人催生;同年冬,即第三章开始,步入了“现在进行时”,萧珩给温沅下套,借刀杀人把汀洲已死的消息传给靖后,当晚长秋宫起火,靖后和萧允都死在里面。
    昭元十五年:春末,萧珩上位,温沅离宫,剧终。
    隐喻:
    故园:爱情与回忆
    紫荆花和石榴树:前者象征家庭美满兄友弟恭(所以开不了花);后者指温沅不会有孕
    两句诗作为全篇基底: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无限鲜飙吹芷若,汀洲,生羡鸳鸯得自由(这也靖后为何选温沅当太子妃的原因)
    慈济的话:对事别太执着,放宽心,反正我晓得你也不是真有病
    太傅的话:宫里皇后最大,别听你妈的话
    感情:
    除了萧珩的男人全部爱靖后,而靖后和汀洲双箭头。所以这正是萧珩作为局外人能笑到最后的绝杀外挂。
    靖后和汀洲的设想:门当户对青梅竹马,陆家一朝下狱,靖后入宫汀洲出家,数年后再重逢一个是皇后,一个是入宫为皇子祈福的僧人,最后他还是选择以另一种方式留下。
    萧允对靖后:第五章part1的叙述;不是单纯的恋母,童年是因母爱缺失而向往,少年时在孤立无援,沉浸在二人相依为命(错觉)的自我感动里。结合第二章温沅的观察,靖后在情感上牵制了宫里过去现在将来三代掌权者,而且这个感情上的高位者唯独对自己另眼相看(虽然只是因为他身边有汀洲),从而衍生为“仰望、依赖和救命稻草”(价值观开始扭曲);由于这些年一直被偷窥到的场面困扰,小时候是噩梦,情窦初开后再梦到就已经变质了。再加上萧允也是个男人,有哀帝和厉帝的前车之鉴(也可能他们老萧家的遗传基因有问题,五行缺冰命里欠虐),最后成功走上了禁忌的道路。文中对他在长秋宫里那条路上有三段描述,刚好对应他这三个时期的感情。
    结论:
    如果以“主角即核心”的观点来看,这本质上是一个以靖后和汀洲为男女主,萧允温沅为男女二号的有一咪咪俄狄浦斯情结的悲剧。但我写的时候刻意将靖后和汀洲的这条线模糊处理,作为全文的导火索和伏笔藉由旁人的口吻来递进,甚至在结局上也交代得很隐晦。因为最初的灵感类似于“你在墙里看风景,墙外还有一堆人在看你”的爱情套娃,就像《故园》这个名字一样,靖后和汀洲的过往是独属于他们两人的乐园,对先帝、厉帝和萧允这些游人来说隔着一道永远也无法进入的墙,而萧允对靖后的感情对温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复制呢?所以是以两个爱情里的旁观者的角度剖白讲述的、主旨为“一厢情愿”的故事。
    附上一段最开始写的摘要(?):
    她一生的嗔痴哭笑深锁于一座落败的故园。一场春日晴雨过后,满园缤纷萧萧落尽。曾有人在门外徘徊停伫,遥望的背影隔绝成另一堵枯墙。
    盛妆华服下凄凄惨惨,玉楼金阙里空空荡荡。形式大于内容,抒情多于叙事,这也是很多细节没写到,我也觉得没必要写的原因。(比如汀洲的死、温沅和靖后说了什么、萧珩为何年纪这么小却是个老阴逼等等)
    选了一种我自己喜欢的、有些类似咏叹调的风格,用了许多定语比喻排比长从句赘述,空了大片的留白,废了无数脑细胞,耗尽了一年份的矫情余额(明年的也透支了)。对我来说还挺累人的,但写完后的成就感也出奇的高。坑虽小,我也终于有填上的一天。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