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贫道不想封神 - 第一百一十八章.黄天化下山救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勿伤吾主!!”
    黄明、周纪见黄飞虎被火龙标打下马去。
    立即大喝着催马向前:“待吾来也!”
    然而待飞彪将飞虎救回时,已是死了。
    二将心中之恨不能消,只恨不得将陈桐碎尸万段。
    而陈桐杀了黄飞虎,无心恋战,掩一戟就要走。
    二将为飞虎报仇,催马赶来。
    陈桐心中暗恼。
    只道:“逆贼首恶已除,我本不欲伤及无辜, 然既然你等找死,便怨不得我了!”
    又发标打来。
    周纪中一标,将颈子打通。
    当时落马。
    陈桐勒回马欲取首级,又被黄明阻住。
    ……
    又说飞彪把飞虎尸骸救回。
    三子见父死大哭,悲不能止。
    黄明退了陈桐,将周纪也停在荒郊草地。
    众人见死了二人,心下无谋。
    正是前无所往,退无所归, 羊触藩篱, 进退两难,不知该如何是好。
    ……
    此时。
    清虚道德真君已回至青峰山紫阳洞。
    正在碧云床运元神。
    忽心下一惊。
    袖里捏指一算,便知是黄飞虎有厄。
    一时间,真君脸都变了。
    前几日自己才把人救了,现在这货居然又遇到危险,还已经死掉了?
    这真的……
    特么的就叫人无语!
    合着自己竟白忙活一场了!
    而且因为自己这一脉与黄氏素有渊源,前儿出手又已结下因果,如今若是不救却是万分不合适。
    沉思片刻后。
    清虚道德真君命白云童儿:“请你师兄来。”
    白云童子即时请出一位道童。
    此童生的身高九尺,面似羊脂,眼光暴露,虎形豹走,头挽抓髻,腰束麻绦,脚登草履,至云榻前下拜,口称:“师父, 唤弟子有何吩咐?”
    清虚道德真君道:“你父亲有难,你可下山走一遭。”
    黄天化脸上写满了疑惑:“师父,弟子父亲是谁?”
    清虚道德真君想起来自己这弟子自幼被带上山,与家里一别多年,恐怕早不记得了,因解释说道:“你父乃武成王黄飞虎是也,今在潼关,被火龙标打死。”
    “为师着你下山,一则要你救父,二则使你子父相逢,将来仕周时,共扶王业。”
    黄天化听罢。
    心中并无多少波澜。
    虽听说父亲被打死,可他心中对生而未养的父亲并没有什么感情。
    只是说道:“弟子因何到此?”
    却是想要知道自己是被丢弃的,还是另有缘由。
    若是后者,他愿意接纳父母。
    可若是前者……杨戬师兄说过,有些人是不值得被原谅的。
    清虚道德真君也不掩饰,将当年之事娓娓道来:“那一年,我往昆仑山来,脚踏祥云,被你顶上杀气冲入云霄, 阻我云路。”
    “我看时,你才三岁。因见你相貌清奇,后有大贵,故此带你上山,今已十三载了。你父亲今日有难,该我救他,我故教你前去。”
    黄天化:“……”
    所以……原来我是被您老人家拐上山的?
    知不知道如果你不是我师父,又教我修道习武十三载,这般行径是要挨揍的?
    不过谁让你是我师父呢?
    师父作的孽,当徒弟的自然是选择原谅啦π_π……
    又因黄天化虽然天赋异禀,拜入玉虚门下也有时日,可到底修为尚浅,清虚道德真君先把花篮儿与天化拿了,又将一口剑付与,吩咐:“汝速去救父。”
    黄天化方欲讨教自己下山后该如何行事,清虚道德真君便说道:“若会陈桐,须得如此如此……方可保你父出潼关。”
    有补充:“不许你同往西岐,可速回来,终有日相会。”
    黄天化领师父严命,叩头下山。
    出了紫阳洞,架起仙光往潼关来。
    ……
    清虚道德真君目送黄天化而去。
    忽然长舒了一口气。
    喃喃道:“徒儿啊,你此去救父,何尝又不是保全自己?”
    “为师可是听说太乙、玉鼎二位师兄门下的那两个混世魔王在宣扬什么恐道的邪说,如今连大师兄门下的徒弟都着了道了……”
    “徒弟啊,你可千万不要误入歧途啊!”
    清虚道德真君觉得自己真是操了一颗老父亲的心,又暗恨太乙师兄和玉鼎师兄连自己的门人都管教不好,让那两个混世魔王到处为害。
    (太乙and玉鼎:有本事你来管管看?)
    然而清虚道德真君不知道的是,有时候某些事情,当你越不想让他发生的时候,他就越有可能会发生……
    ……
    且说黄天化架起仙光。
    倏尔来至潼关。
    落下埃尘,时方五更。
    只见一簇人马围绕,一盏灯高挑空中,又听得悲悲切切哭泣之声。
    其中有注意到黄天化者,出声问道:“你是何人,莫非来此探听军情?”
    黄天化摇摇头,说:“贫道乃青峰山紫阳洞炼气士是也,知你大王有难,特来相救。快去通报。”
    说话时,他心中也隐隐有些期待。
    不知在自己记忆中已经浑浊的父亲到底是何相貌。
    家将闻言,报知二爷。
    飞彪急出营门,灯下观看。
    见天化模样,登时愣住了。
    只见:
    顶上抓髻灿烂,道袍大袖迎风。
    丝绦叩结按离龙,足下麻鞋珍重。
    花篮内藏玄妙,背悬宝剑锋凶。
    举止色相,更是恍如飞虎。
    飞彪立时有了决断,忙请里面相见。
    一面引入,一边又问:“道者此来,若救得家兄,实乃再生父母!”
    黄天化一脸平淡道:“黄大王在哪里?”
    飞彪引他来看。
    于是黄天化走至后营。
    见黄飞虎卧在毡毯上,以面朝天,形如白纸,闭目无言。
    黄天化看见脸黄,心中暗暗叹:“父亲,你名在何方?利在何处?身居王位,一品当朝,为甚来由,这等狼狈……”
    却是一时心里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滋味。
    这时又见还有一个睡在傍边,黄天化又指着问:“那一位是谁?”
    飞彪如实道:“是吾结义兄弟,也被陈桐飞标打死的。”
    黄天化想了想,即说:“涧下取水来。”
    ——原来下山时,清虚道德真君已将救命仙药置于花篮之内。
    不一时,水到了。
    黄天化在花篮中取出仙药,用水研开。
    把剑撬开两人上下牙关,灌入口内,送入中黄,走三关,透四肢,须臾转八万四千毛窍,又用药搽在伤眼上。
    众人皆紧张看着。
    约一个时辰。
    只见两人大叫一声:“疼杀吾也!”
    旋即睁开双目。
    ……
    且说黄飞虎睁开双眼,入眼竟一个与自己颇有几分神似的道童坐在草茵之上。
    这位武成王都一时愣住了,喃喃道:“莫非冥中相会?不然如何有此仙童?”
    飞彪破涕为笑道:“若非道者,长兄不能回生。”
    黄飞虎听罢。
    哪里还不知道自己是死过了一回,只是被人救了罢。
    当下起身拜谢:“飞虎何幸,令得道长怜悯,垂救回生!”
    这话不说还好。
    一说出口简直是击中了黄天化内心的柔软之地。
    眼见自己的父亲,如此魁梧的大汉,面亲子而不自知,还对自己拜谢……黄天化垂泪,一下子跪在地上道:“父亲,吾非别人,是你三岁在后花园不见的黄天化。”
    此言一出。
    黄飞虎与众人皆面面相觑。
    良久,黄飞虎面带惊讶道:“原来是天化孩儿前来救我!不觉又是十有三年。”
    心中却是喜不自禁:原来我天化孩儿未死……不但生存于世,还拜入仙家了!!!
    不一时又想起亡妻。
    如夫人知道天化还在,不知该有多高兴。
    可惜……
    黄飞虎内心百感交集。
    又问黄天化道:“我儿,你在哪座名山学道?”
    黄天化泣而言说:“孩儿在青峰山紫阳洞,吾师是清虚道德真君,见孩儿颇有天资,便把我带上高山,不觉十有三载……”
    “今见三个兄弟,又见二位叔叔,周纪也救得返本还元,一家相聚……”
    正说着。
    黄天化前后一看,却不见母亲贾氏。
    需知:黄天化原是天生圣神,性如烈火。
    如今眼见母亲不见,一时面发通红,咬着牙向前一步道:“父亲,你好狠心!”
    黄飞虎人都傻了。
    这……方才还聊得好好的。
    怎么忽然间就谈崩了?
    我儿莫不是脑子……不对!
    我儿幼时是很聪慧的,一定是在山上修道修久了,这才性格有些孤僻,断然不会是脑子不大好使!
    黄飞虎是一介武人,如果是自幼养在身边的孩子如此,他断不会有什么好颜色,但对于这个失踪了十三年,失而复得,如今还救了自己性命的大儿……他却是有些小心翼翼的。
    “我儿,今日相逢,何故突发此言?”黄飞虎用词都很有些谨慎,生怕黄天化听了不喜或是叫误会加深。
    黄天化怒目道:“父亲既反朝歌,兄弟却都带来,独不见吾母亲,这是何道理?”
    又说:“母亲是女流,倘被朝廷拿回,露面抛头,你武成王体面何在?”
    黄飞虎闻说此话。
    潸然泪下,顿足道:“我儿言之痛心!”
    旁有一家将不忿道:“大公子!你道你你父亲为何事而反?”
    “一为你母亲元旦朝贺苏后,因君欺臣妻,你母亲誓守贞洁,辱君自坠摘星楼而死!”
    “二为你姑母为你母亲直谏,被纣王摔下楼来,跌得粉骨碎身,俱死非命!”
    黄天化不知内情。
    他在山上修道多年。
    虽对父亲没甚印象了。
    可心中始终记得幼时躺在母亲怀里的那种感觉……无微不至的慈爱,伴他无数个孤独的夜晚。
    而且不论是曾到青峰山拜访的哪吒师兄还是杨戬师兄,谈起母亲时眼中都是一片温柔,言辞之间更是无限赞美。
    是以他下山之时也期待过与母亲相认。
    如今听得此言,竟眼前倏地一黑。
    “痛煞我也!!!”
    大叫一声,直挺挺地倒将下去。
    ……
    (大佬们,求下推荐票,月票,谢谢了)
    - 肉肉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