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昭烈 - 第305章:罗家枪法
罗元庆的回答,王青似乎并没有感到意外。不过他还是继续问道:“罗兄弟果真如此笃定?就不怕赌错了?”
“赌嘛,总是有风险的。”罗元庆道,“不过,赌局和打仗其实差不多,若能知己知彼,胜算便高了不少。”
“哦,愿闻其详。”王青越来越觉得,自己是选对人了。
“小人只是以为,王将军眼下正是用人之际,此番酒局,应该只试试我等胆量而已,绝不会要了我等性命。”罗元庆道,“况且,小人斗胆说一句,若真有人饮酒而亡,王将军恐会失了军心,也失了民心。”
“哈哈哈。”王青不由地大笑了几声,“我这点心思原来早在罗兄弟料意之中。不过,我这一试,不也试出了罗兄弟的谋略了吗?”
“小人不才,又岂敢奢谈谋略二字,只是胡乱猜测罢了。”罗元庆连忙低头拱手道。
“什么?这里头没有毒酒!”此时,一旁的张烈也明白过来了。
“张兄弟也不必介怀。”王青道,“你是明知山有虎,还偏向虎山行,这份胆识亦足够难得,是个将才。”
接着,王青又询问了二人详细的家世背景。这不问不要紧,一问才知道,二人的来历皆非一般。
张烈世居此地已有五代,其高祖和天祖皆曾在边军中效力,镇守雁门关。
其中天祖张廷还曾跟随杨家将作战,乃是当年杨延昭帐下的一名陪戎校尉。宋辽罢兵之后,张廷因以军功解甲,便到永乐县做了一名县尉,就此定居于此。
身为边军之后,张烈自小便习练祖上传下的枪法,据说这套传自其天祖张廷的枪法,当年还受过杨延昭的指点,颇有几分杨家枪的影子。
而这罗元庆的来头则更加了不得了。
原来,这罗元庆祖上正是隋唐时期赫赫有名罗艺。
罗艺自幼武艺高强,骁勇善战,精骑射,一套罗家枪法更是出神入化,神鬼难挡。隋大业年间,因战功任职虎贲郎将。
趁着隋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之机,罗艺趁机拥兵自立,自称“幽州总管”,割据幽州、营州一带,得了“燕云王”的绰号。
随着李渊在太原起兵,天下大势已有尽归李唐之兆,罗艺审时度势,决定归顺大唐。大唐武德三年,罗艺奉表归唐,唐高祖李渊册封罗艺为燕郡王,并赐国姓李。
归唐之后,罗艺曾先后率部跟随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征讨刘黑闼,屡立战功。并就此得到了唐高祖的器重,拜为左翊卫大将军。一时风光无限。
不过,罗艺此后却卷入了储君之争,在李建成的拉拢下,成为太子一党,也就此埋下祸根。
玄武门之变后,秦王李世民登基即位,成为大唐之主。不过,他并未因为罗艺之前曾无故殴打过自己的亲信而降罪,反而在大封群臣时论功行赏,任命罗艺为开府仪同三司,官居一品。
可是,李世民的恩典并未令罗艺安心。他常常惶恐不安,担心唐太宗会秋后算账,遂起反意。
贞观元年正月,罗艺妄称奉密诏征讨突厥,率兵攻占豳州,威逼长安城。唐太宗遂命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率官兵征讨罗艺。
结果,罗艺所部大败,只好率残余数百骑兵,一路西遁,最终在宁州被部将所杀,将其首级送往京城。
罗艺兵败被杀,其弟罗寿、其妻儿也受牵连被斩。不过,罗艺有妻妾五人,其中有一妾姜氏,在罗艺败走豳州时于乱军中失散。
而她当时已怀有身孕。
话说姜氏本是易州人氏,相传为三国名将姜维之后,祖上一直有习武之风,姜氏虽为女流,但也从小舞枪弄棒,使得一手好枪法。
罗艺雄据燕云之地时,有一回路过易州,恰巧遇见了姜氏。
当时,姜氏与其兄外出游玩,碰上有山匪拦路抢劫客商,兄妹二人路见不平,当即拔刀相助,双人双枪杀散了山匪。这一幕正好被罗艺撞见。
罗艺见姜氏不仅生得美貌动人,而且枪法精湛,绝非寻常女人可比,遂起爱慕之心,将其纳为了侧室。
所以,姜氏在和罗艺失散后,便一路逃亡,辗转回到了易州娘家。
半年之后,姜氏诞下一子,便是罗艺的遗腹子,取名罗回。“回”诣音“悔”字,意味悔不该起兵造反之意。
姜氏此后也未再改嫁,而是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将罗回抚养长大,并将罗家枪法传授给了儿子。
好在,姜氏娘家家境还算殷实,娘家人也对姜氏也无丝毫嫌弃,母子二人也从此相依为命。直到罗回成年之后,姜氏才将其身世如实相告。
转眼就是数百年。
罗氏一脉就此在易州繁衍生息,虽然已无法恢复当年的豪门荣光,但日子也算过得太平安稳,罗家枪法也得以代代相传。
直到大唐寿终正寝,天下再次陷入大乱。
清泰三年,后唐赵国公石敬瑭起兵反叛,为了一圆自己的称帝梦,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尽献于契丹人,换得契丹出兵,帮他灭了后唐,正式即位。
燕云之地落入契丹人之手后,罗氏家族已传到了罗回的第十一代,早已在易州开枝散叶,人丁数以百计。
不过,罗氏一脉虽然人口渐旺,但承平日久,习武之风也渐渐荒废。只有长房长孙一脉一直秉承祖制,习练罗家枪法,未曾懈怠。
契丹人到来后,罗回的第十一代长孙罗熙犹念昔日罗家威震燕云,曾令突厥人闻风丧胆,故而不愿甘为夷奴,毅然决定举家西迁。
罗熙一家十余口辗转西行,最终在雁门关以南的代州境内落了脚。到了罗元庆高祖一代,又因宋辽战事不断,又才迁到了靠近五台山的永乐县,生活至今。
传到罗元庆这一代时,其父罗松本已是三代单传的独子,结果自己连生了六个皆是女儿,直到年近知天命之时才得一子,因出生之日正逢正月初一,老来得子的罗松便给儿子取名罗元庆。
身为四代单传之子,罗元庆自然是倍受宠爱。不过,在习练枪法之事上,其父却对罗元庆要求殊为严苛。所以,罗元庆六岁习枪,十二岁时便已尽得罗家枪真传,十六岁时已是闻名乡里。
如今,罗元庆年方二十有一,也已娶妻生子。
听闻罗元庆乃是名门之后,家世渊源深厚,王青也立时来了兴趣。
“我也曾听过不少关于令先祖罗艺的传说,世人皆言,罗将军当年威震燕山南北,凭借的是手中一杆罗家枪和麾下的燕云十八骑。不知此事是否属实?”王青问道。
“我家先祖的传闻颇多,直假亦是难辨。”罗元庆笑了笑,“不过我听家父说过,燕云十八骑之说恐多为杜撰。而罗家枪确是不假,我罗家枪法可谓专为破虏而生,所以才在当年令鞑子们闻风丧胆。”
“专为破虏而生?”王青一听,这个说法倒是颇为新奇。
“哦,据家父所言,当年突厥横行一时,除了弓马娴熟之外,也是仗着身披重甲。”罗元庆道,“而我罗家枪法却正好是专为破甲而生。”
“这世上还真有专门破甲的枪法?”王青好奇心顿起。
“王将军误会,此处破甲并非只是穿透之意,破者,其意在于专击甲胄的软肋。”罗元庆道,“罗家枪一出,枪枪皆指敌护甲软处,快、准、狠。”
“罗兄弟可否说得详细些?”王青又道。
“我罗家枪共分上中下三路,三枪为一组、每四组为一段、每三段为一路,每路三十六枪、故而乃有一百单八枪。”罗元庆道,“这一百单枪看似复杂,其实亦可归结为十式。”
“哪十式?”张烈也是使枪之人,自然也听得兴致盎然。
“枪谱乃云:一扎眉篡,二扎手,三扎肩头,四扎肘,五扎前胸,六扎膝,七扎胯膀穿裆走 ,八扎金鸡乱点头,九扎银蛇刺咽喉,十式五虎断门枪,策马回身敌难走。”罗元庆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王青一边听着,一边暗自默数着。
待罗元庆言罢,他猛敲了一下手中的铁扇道:“咽喉、外肩、虎口、胯部、膝盖、脚背......此套枪法所攻部位也正是护甲难及之处,真是绝妙啊。”
“不过,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怕是不易。”王青思索了片刻又道,“知道要刺何处,可未必就能刺到何处吧?”
“当然。这也正是此枪法绝妙之处。”罗元庆接着道,“我罗家枪法共三路一百单八枪,却是万变不离一个点字。”
“点字?”
“正是。”罗元庆接着道,“上路枪称武点枪法,以大开大阖取其势;中路枪称文点枪法,以精巧灵动取其准;下路枪则是一枪武点,一枪文点,文武交错的枪法。而在实战出枪时,武枪亦可变文枪,文枪亦可变武枪,一枪三变,变化无穷。为求一点,则又有拦、拿、提、捋,劈、崩、穿、点,挑、拨、扫、磕等十二路手法,再辅以身法,就算你明知要我要刺你咽喉,你也未必能挡!”
“听罗兄弟如此一说,我已是手痒难耐。”此时,张烈已经有些急不可耐了,“俗话说,光说不练嘴把式。不如我向罗兄弟讨教几招,你看如何?”
“是啊,罗兄弟不如耍上几枪,也好让我等开开眼。”王青也道。
“那小人就恭敬不如从命,请!”
“请!”
- 肉肉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